黏蟲的成蟲: 體長:15~18毫米 翅展:36~40毫米 頭部:灰褐色 胸部:灰褐色 腹部:暗褐色 前翅:黃褐色、黃色、橙色 后翅:暗褐色,向基部漸漸變淺色 花紋:內線黑點幾個,腎紋褐黃色,不顯,端有白點一個,兩側各有黑點一個,外線和端線均有黑點1列 發生次數:華北每年2~3次 發生時間:5月中下旬~6月初——華北地區和遼寧分別出現第一代成蟲,卵多產在黃枯葉片上。 趨性:糖醋液、燈光 越冬界限:北緯33以北 特點:遷飛性害蟲,由南向北飛 黏蟲蟲卵: 特征:半球形,白色,后為黃色,表面有明顯網紋。 所產地點:枯黃葉片上 老熟幼蟲: 體長:28毫米 體色:因食料不同而有異,有黑色、綠色、褐色等 頭部:有褐色網紋 體背:紅色或者黃色,或者白色等條紋 6齡幼蟲:有假死性,晝伏夜出 4~6齡幼蟲:是暴食期,在土表1~3厘米處化蛹 黏蟲蟲蛹: 體長:19毫米 體色:紅褐色 特點:臀棘上有4根刺 發生地點:土表1~3厘米處 防治方法: 成蟲:燈光或稻草把誘殺 幼蟲:噴灑蟲滿清、Bt乳劑500倍液或20%除蟲脲800倍液。 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