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貞綠籬發生蚧殼蟲如何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0 11:27 |
近年來,隨著金葉女貞、小葉女貞在城市綠化中大量應用,女貞上的病蟲害成為園林養護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問題。女貞屬綠化植物上發生 近年來,隨著金葉女貞、小葉女貞在城市綠化中大量應用,女貞上的病蟲害成為園林養護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問題。女貞屬綠化植物上發生的蚧殼蟲主要是白蠟蚧,,據報道河北地區女貞綠籬上曾發生康氏粉蚧,現將白蠟蚧的識別特征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分布與為害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白蠟蚧Ericerus pela(Chavannes)屬同翅目,蠟蚧科。國內分布廣泛。為害長葉女貞、女貞、日本女貞、小葉白蠟、洋白蠟、水蠟、雪松、柑橘、山茶和柚子等。 危害癥狀:兩種害蟲均以成蟲、若蟲在寄主枝條上刺吸為害,造成樹勢衰弱,生長緩慢,甚至枝條枯死。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形態特征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白蠟蚧的識別特征:雌成蟲受精前背部隆起,蚌殼狀,受精后擴大成半球狀,長約10毫米左右,高7毫米左右。黃褐色、淺紅至紅褐色,散生淺黑色斑點,腹部黃綠色。雄成蟲體長為2毫米左右,黃褐色,翅透明,有虹彩光澤,尾部有2根白色蠟絲。卵:雌卵紅褐色,雄卵淺黃色。若蟲黃褐色,卵圓形。 苗木網,m.cqhuayin.com
康氏粉蚧的識別特征:成蟲。雌成蟲橢圓形,較扁平,體長3~5mm,粉紅色,體被白色蠟粉,體緣具17對白色蠟刺,腹部末端1對幾乎與體長相等。觸角多為8節。腹裂1個,較大,橢圓形。肛環具6根肛環刺。臀瓣發達,其頂端生有1根臀瓣刺和幾根長毛。多孔腺分布在蟲體背、腹兩面。刺孔群17對,體毛數量很多,分布在蟲體背腹兩面,沿背中線及其附近的體毛稍長。雄成蟲體紫褐色,體長約1mm,翅展約2mm,翅1對,透明。卵橢圓形,淺橙黃色,卵囊白色絮狀。若蟲橢圓形,扁平,淡黃色。蛹淡紫色,長1.2mm。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生活習性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蠟蚧一年發生1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枝條上越冬。翌年3月雌成蟲蟲體孕卵膨大,4月上旬開始產卵,卵期7天左右。上海地區白蠟蚧若蟲期與小葉女貞花期相吻合。初孵若蟲在母體附近葉片上寄生,2齡后轉移至枝條上為害,雄若蟲固定后分泌大量白色蠟質物,覆蓋蟲體和枝條,嚴重時,整個枝條呈白色棒狀。10月上旬雄成蟲羽化,交配后死亡。受精雌成蟲體逐漸長大,隨著氣溫下降,陸續越冬。報報道,大連地區6月下旬為若蟲孵化盛期,昆明地區無越冬現象,3月中旬若蟲開始孵化。連續高溫干旱或連雨綿綿不絕,可造成若蟲大量死亡。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康氏粉蚧一般1年發生3代,以卵囊在樹干及枝條的縫隙等處越冬。各代若蟲孵化盛期為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和八月下旬。若蟲發育期,雌蟲為35~50天,雄蟲為25~37天。雄若蟲化蛹于白色長形的繭中。每頭雌成蟲可產卵200~400粒,卵囊多分布于樹皮裂縫等處。在花木上,成蟲和若蟲多聚集在幼芽、嫩枝上危害。 1.加強檢疫:嚴格執行檢疫制度,不引進帶蟲苗木。不從帶蟲苗木上取接穗或插條。 4.保護天敵:注意保護和利用介殼蟲的天敵,如寄生蜂、捕食瓢蟲、草蛉等。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5.化學防治:在卵孵化盛期或一齡若蟲期進行藥物防治效果好,使用狂殺蚧1000—1500倍液或蚧殺1000倍液或速撲殺1000—1500倍液每隔5至7天噴灑一次,連續用藥2至3次,就能將其全部鏟除。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治成蚧時可以使用狂殺蚧800—1000倍液進行均勻噴施。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噴藥時注意全株噴灑(包括病株、健康株),葉正反面要均勻著藥;受害株數較少時,可用浸透機油或酒精的濕棉球反復擦拭危害處,能將若蟲徹底殺掉,效果很好。 苗木網,m.cqhuayin.com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女貞尺蠖的病蟲害防治資料大全 下一篇:小葉女貞斑點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