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白粉病的預防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0 11:27 |
月季白粉病主要為害月季、山刺梅、玫瑰等。此病影響植株葉片、嫩枝和花蕾,發病率達50%—70%,可使花蕾不開花或花朵變小。病原菌是薔薇單囊殼菌。病菌以菌絲在寄主的枝、芽、落葉上越冬。翌春如溫度合適(18℃—25℃),則可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傳播、侵染。越夏后9—10月,借風力再次侵染,在溫度20℃、濕度97%的條件下,孢子2—4小時就會萌芽,3天后就能形成粉孢子。一般夜間溫度較低(15℃—16℃)、濕度較高(90%—99%),有利于孢子萌發及侵染。白天氣溫高(23℃—27℃)、濕度低(40%—70%),有利于孢子的形成釋放。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上首先創造良好的環境,加強栽培管理,要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白天澆水。避免過多施用氮肥,適當增施鉀肥,土壤保持排水良好,提高抗病能力。休眠期要噴灑2—3度石硫合劑,消滅病芽中的越冬菌絲或病部的閉囊殼。發病期應徹底剪除病枝、葉、芽,清除周圍腐爛病葉,減少侵染來源。結合病枝修剪,交替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藥液。 發病植株表面的白色粉狀物極易借助風力傳播,防治不及時或病枝清理不干凈、多風的環境,有利于病菌的擴散,進行再侵染,難以控制。因此,應多觀察,及早發現,及時噴藥防治,即可收到良好效果。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蘭草黑斑病防治 下一篇:香石竹的兩種主要病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