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病害的涵義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0 11:27 |
園林植物在生長發育和貯運過程中,由于受到環境中物理化學因素的非正常影響,或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導致生理,組織結構,形態上產生局部或整體的不正常變化,使植物的生長發育不良,品質變劣,甚至引起死亡,造成經濟損失和降低綠化效果及觀賞價值,這種現象稱為園林植物病害.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直接引起病害的因素稱為病原,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病原,其他因素統稱為環境因子.生物性病原又稱為病原物,包括真菌,細菌,病毒,植原體,寄生線蟲,寄生性種子植物,藻類和螨類(圖2-1).非生物性病原包括溫度不宜,濕度失調,營養不良和有毒物質的毒害等.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稱為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稱為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病害.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植物病害的發生都具有一個病理變化的過程.植物遭病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響后,首先是生理方面發生不正常變化,如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的加強,同化作用的降低,酶的活性和碳,氮代謝的改變,以及水分和養分吸收運轉的失常等,稱為生理病變.之后是內部組織發生不正常變化,如葉綠體或其他色素體的增減,細胞數目和體積的增減,維管束的堵塞,細胞壁的加厚,以及細胞和組織的壞死等,稱為組織病變.繼生理病變和組織病變之后,外部形態也發生不正常變化,如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的壞死,腐爛,畸形等,稱為形態病變.往往先引起生理機能的改變,繼而造成植物組織形態的改變.這些病變是一個逐漸加深,持續發展的過程,稱為病理變化過程或稱病理程序.病理變化過程是識別園林植物病害的重要標志.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在侵染性病害中,受侵染的植物稱為寄主.病原物在寄主體中生活,雙方之間既具有親和性,又具有對抗性,構成一個有機的寄主——病原物體系.病理程序也就是這一體系建立和發展的過程.這一體系又受到環境條件影響和制約.環境一方面影響病原物的生長發育, 同時也影響植物的生長狀態,增強或降低植物對病原的抵抗力.如環境有利于植物生長發育而不利于病原的活動,病害就難以發生或發展很慢,植物受害也輕;反之病害就容易發生或發展很快,植物受害也重.植物病害的發生過程實質上就是病原,植物和環境的相互影響與相互制約而發生的一系列順序變動的總和.人類活動對植物病害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此外,從生產和經濟的觀點出發,有些園林植物由于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響,盡管發生了某些病態,但是卻增加了它們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同樣也不稱它們為植物病害.例如,綠菊,綠牡丹是由病毒,植原體侵染引起的;羽衣甘藍是食用甘藍葉的變態.這些雖然都是"病態" 植物,由于提高了經濟和觀賞價值,人們將這些"病態"植物視為觀賞花卉中的珍品,因此也不當作病害.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損傷同病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無論非生物因素或是生物因素都可以引起植物的損傷.植物損傷是由突發的機械作用所致,如風折,雪壓,動物咬傷等,受害植物在生理上不發生病理程序,因此不能稱為病害.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園林植物病害癥狀的變化及病害診斷中的應用 下一篇:園林植物真菌的主要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