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蒂腐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5:47 |
中文病名:獼猴桃蒂腐病 中文別名:貯藏果腐病、軟腐病等 病原類別: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病原為葡萄孢菌(Botryis cinerea persoo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侵染循環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冬,通過氣流傳播。 危害癥狀 受害果起初在果蒂處出現水漬狀病斑,以后病斑均勻向下擴展,果肉由果蒂處向下腐爛,蔓延全果,略有透明感,有酒味,病部果皮上長出一層不均勻的絨毛狀灰白霉菌,后變為灰色。 防治方法 1、槁好冬季清園工作。 2、及時摘除病花,集中燒毀,開花后期和采收前各噴1次殺菌劑,如倍量式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 3、采前用藥應盡量使藥液噴灑到果蒂處。采后24小時內用藥劑處理傷口和全果,如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加2.4-D100-200毫克/千克浸果1分鐘。 |
上一篇:扶桑落葉的原因 下一篇:果樹蟲害生態平衡性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