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蜜柑果實浮皮的發生及其預防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5:55 |
所謂浮皮,是指包裹果肉的囊瓣膜(囊衣)與果皮分離后浮起,果皮與囊瓣膜之間產生空隙,它是一種生理障礙。主要發生在成熟后期的柑橘果實中,易剝皮的寬皮柑橘類,如溫州蜜柑、椪柑等特別容易發生,而皮硬、難剝的柑橘類,如甜橙、檸檬等則不易發生。 一、浮皮的為害 浮皮的害處主要是: 1、浮皮導致果皮的物理性變弱。因此果實易受傷,容易引起腐敗。 2、影響果肉呼吸作用中氣體交換的順利進行,果肉進行無氧呼吸,所以糖度減少,發生異臭,果皮變黃,致使品質下降。 3、貯藏預處理效果不理想,貯藏性降低。由于浮皮是引起果實腐敗和品質下降的原因,并已成為完熟栽培中的主要問題,所以在溫州蜜柑等寬皮柑橘品質管理上已顯得十分重要。 二、浮皮發生的原因 幼樹上的果實、樹冠頂部的果實等,在果實發育期間營養條件較好,往往成為粗皮大果,容易引起浮皮。又據試驗,氮素遲效會使果實肥大良好,但會使著色延遲,促進果實二次肥大,助長浮皮。一般,早熟溫州蜜柑比中、晚熟溫州蜜柑較少發生浮皮,但是近年來為了生產高糖度果實而采用完熟栽培延遲采收,果皮老化,容易發生浮皮。果園環境條件與浮皮也有關。盡管浮皮在果實生長發育期及采收后都會發生,但主要發生在成熟后期。例如,從晚秋到初冬降雨量較少、氣候較干燥的年份,浮皮較少發生,反之在果實著色期10月以后雨量多、高溫高濕,就容易發生浮皮。又如,果實在貯藏、流通過程中,如果果實被淋濕或長期貯藏在高濕條件下,也易發生浮皮。浮皮發生的機理因品種而異,一般10月下旬(2~3分著色時)初現浮皮癥狀,11月中、下旬(8~9分著色時)以后急劇發生。浮皮癥狀的發生,與果皮白皮層細胞的生長以及老化有關。初期發生浮皮的果實,在著色、成熟過程中,如果因降雨等果皮被淋濕,果皮的中果皮組織,特別是油胞組織吸水,果皮膨脹、擴大,白皮層組織不能耐壓,發生物理性龜裂、崩潰,出現浮皮癥狀。 苗木網,999miaomu.com 三、預防浮皮癥的措施 浮皮的發生與品種品系、樹勢、結果量、施肥、園地排水和通風的好壞、收獲期的遲早等有關。另一方面,可以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來減輕浮皮的發生。 1、園地低濕。如上所述,進入著色期以后,如果果實長時間處于高濕狀態,就會誘發浮皮。所以秋季以后,要使園內排水和通風良好,園地易干燥,創造不易發生浮皮的環境條件十分重要。特別是密植園要加強管理。 2、適量結果。著果過多的樹,果皮充實不良,浮皮果較多。為了減少浮皮的發生,要進行疏果,疏除粗皮大果,使其適量結果。 3、氮肥問題。氮素過多、成熟期氮肥遲效會促進浮皮果的發生。目前為了防止隔年結果,采用重施夏肥的方法,但是應注意施用時期不宜過遲,施用量不宜過大,肥料種類要以化肥為主。 4、適時采收。采收期越遲,浮皮的為害越嚴重。現在各地普遍采用完熟栽培技術以提高果實糖度,但應考慮貯藏期,即用于長期貯藏的果實要適時采收,直接鮮銷的果實可完熟后采收。提倡適熟分批采收。 5、頂棚覆蓋。濕度大、地下水位較高的果園,特別是完熟栽培的果園,果實成熟期采用頂棚薄膜覆蓋,進行避雨栽培,可有效地減輕因雨水過多引起的浮皮果。 6、應用浮皮減輕劑。日本研制出了一批浮皮減輕劑,可在生產中試用。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⑴碳酸鈣可濕性粉劑(含碳酸鈣95%)100倍液,在收獲前1個月噴1~2次。 ⑵J-455(吲熟酯),2000~3000倍液,第1次著色初期,第2次隔2周后,共噴2次。 ⑶硫酸鈣+氯化鈣水劑(含硫酸鈣57%+氯化鈣27%),300倍液,在8月下旬、9月下旬、10月中旬各噴1次。 ⑷GP劑,目前正在研究中。這些藥劑有明顯減輕浮皮癥的效果。 7、貯藏條件。對易發生浮皮的果實,采后進行高溫預處理,即在溫度20℃、濕度80%的條件下處理5~7天,使果實重量減少4~6%,然后在溫度5℃、濕度85%的條件下貯藏。由于經高溫預處理的果實,果皮的水分和氣孔開口數減少,所以其抗濕性增強,可抑制浮皮的發生。 |
上一篇:三色堇褐斑病防治方法 下一篇:仙客來花葉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