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軟腐病的防治對策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5:56 |
1、發生規律軟腐病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及子囊殼在枯枝、果梗上越冬。越冬后的菌絲體、分生孢子器第二年春天恢復活動,4~6月間生成孢子,成為初侵染源。雨水是侵染的主要媒介。6~8月孢子散發較多,病菌孢子傳播范圍一般不超過10米,但有大風時,能傳到更遠的地方。分生孢子在清水中易萌發,從皮孔侵入24小時即可完成侵染,易于侵染幼果,隨后可陸續侵染直至采收期。病菌侵入后,菌絲在果皮附近組織內潛伏,果實未成熟,菌絲發育受到限制,外表不顯現癥狀。但菌絲體在果實組織內不斷擴展蔓延,此后,癥狀陸續呈現。收獲前一旦發病,就產生落果;貯藏中發病,就會產生乙烯而對其它果實的貯藏造成不良影響;貯藏果出庫后追熟時發病,會造成局部軟化,影響食用。該病菌是影響獼猴桃貯藏性的主要病害,一般冷庫貯藏主要在貯期2月內發病,超過兩月,很少發生。 2、癥狀發病果實的側面、果頂、果梗附近有酒窩型、似大拇指按下的凹陷,撥開果皮,可見到白色菌斑,即為軟腐病病斑。隨后,果實出現局部軟化現象,直至變質腐爛。 3、防治對策 (1)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通風采光條件好的地方建園。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冬剪后的枝條、枯枝、果梗、葉片等要集中燒毀或深埋,徹底清園。 苗木網,999miaomu.com (2)6~7月份,對果實進行套袋,注意套袋前要對果實、樹體噴施殺菌劑;適當晚采,正常采收指標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為降低軟腐病果率,對中晚熟品種可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9%時采收,可大大降低貯藏風險,而且貯藏果的貯藏性能會更好,品質更有保證。 (3)在軟腐病孢子大量飛散的5~7月間,噴射2次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采前1~2周噴施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采后用3.5%特克多(噻菌靈)煙劑,按100千克鮮果100克制劑的藥量熏蒸。(4)入庫前嚴格挑選;對冷藏果貯藏至30天和60天時分別進行兩次挑揀,剔除傷果、病果。 |
上一篇:安徽宿州市會商2012年度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趨勢 下一篇:大花美人蕉蕉苞蟲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