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主要病蟲的發生和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5:57 |
茉莉花是重要的觀賞植物和香料植物,在我國南方地區的種植發展迅速。但隨著栽培面積的擴大,茉莉病蟲害也日趨嚴重,對產量、品質和觀賞特性造咸極大威脅。為此,我們調查和觀察茉莉主要病蟲害種類、為害程度和生物學特性,并據生產實踐提出了防治措施。 一、茉莉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 茉莉主要害蟲有茉莉葉野螟、茉莉蕾螟、茉莉花纓蚊和斜紋夜蛾等,主要病害為茉莉白絹病。 茉莉葉野螟 為鱗翅目螟蛾科害蟲,以幼蟲取食葉片及嫩枝皮層,有時也取食花蕾,發生極為普遍,以8~10月為害最烈,嚴重時可將整株甚至整塊田茉莉葉片取食殆盡僅留枝梗及脈絡。成蟲產卵于葉片背面近葉柄處或葉脈旁,卵扁圓形,呈魚鱗狀排列,初孵幼蟲聚集葉背取食葉肉或部分牽絲向下擴散,被食葉片僅留一層透明薄膜,幼蟲3齡以后向枝梢上部擴散,食量大增,葉片被食成缺刻或僅留葉脈,高齡幼蟲常將枝梢頂端數張葉片吐絲連綴在一起,待葉片食盡后,轉移為害嫩枝皮層,使嫩枝干枯或將嫩梢及花穗咬斷。成熟幼蟲化蛹于吐絲連綴的葉片之間或遷移至植株下部枯葉間化蛹。該蟲發生的主要特點是發生量大,生育期短,故常在短短幾天內造成重大為害。8月下旬日均溫在27℃左右時,幼蟲發育四個齡期共8天,預蛹期1天,蛹期5~6天,產卵前期0.5天,卵期2.5天,雄成蟲壽命2~3天,雌成蟲壽命7~9天,世代歷期為17~18天。發生較嚴重的高峰期有兩個,即8月下旬和9月中旬。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茉莉葉野螟的卵、幼蟲及蛹均觀察到有寄生大敵寄生,卵被寄生后呈黑色。 茉莉蕾螟 花農稱為茉莉花鉆心蟲,是茉莉花最主要的害蟲。成蟲為灰白色小蛾,翅上有斑點幼蟲細小呈青色,體長3mm~5mm。為鱗翅目螟蛾科害蟲,幼蟲為害茉莉花蕾及嫩梢,以8~10月為害最烈。當春夏之交天氣回暖時,越冬幼蟲即羽化成蟲產卵于花蕾表面,孵化后的幼蟲蛀入花蕾內,危害花蕊(花心),吃一朵又轉移吃另一朵,直到把整株茉莉花蕊吃光。受害輕的花蕾發育遲緩,乃至凋萎。 據觀察,初孵幼蟲先后在嫩葉背面取食或直接由花萼或花瓣蛀入,隨蟲齡增長,幼蟲將花蕾蛀食一空,留下大量糞便及外層花瓣,然后轉蕾為害,轉蕾時多從花冠頸部蛀入,留下較明顯之蛀入孔,部分糞便從蛀入孔排出,暴露空氣之后變暗褐色。一個花序常有數朵花蕾受害,蟲口密度大時,一只幼蟲可危害一束甚至幾束未霹白或剛露白的花蕾束。受害花蕾逐漸枯萎或變紫紅色,受害成蕾多數能開放。非花蕾期間,幼蟲可從嫩梢頂部蛀入危害,使嫩梢枯萎。幼蟲老熟后棄蕾而去,在植株下部葉背近邊緣處或落土結繭化蛹。成蟲白天靜伏葉背或草叢中,受驚后短距離飛行,夜間行交配產卵活動。9月下旬日均溫22℃左右時,蕾螟卵期3.5天,幼蟲期15天,蛹期7~8天,產卵前期1天。成蟲壽命5~7天。世代歷期為26.5~27.5天。其幼蟲在茉莉花枯殘枝條越冬。 苗木網,m.cqhuayin.com 茉莉花纓蚊 為雙翅目纓蚊科害蟲,幼蟲又稱花蕾蛆,花蕾被害后均變為紫紅色,不能開放,花冠頸部因花蕊腐敗而溢縮,其外部特征易與茉莉蕾螟為害造成的紫花區分。剝開受害蕾,可見花內由花蕊層層向外腐爛,同時分泌出許多粘液,通過放大鏡或肉眼仔細觀察,可見白色或橙色小蛆在花住邊緩緩蠕動,一般每蕾有1~3只蛆為害,幼蛆為乳白色,老熟蛆為橙黃色,可借身體卷曲彈跳入土化蛹。被害蕾因內部腐爛;逐漸軟化或枯萎。 花蕾蛆的發生與降雨密切相關,降雨使土壤濕潤,有利花纓蚊成蟲羽化出土,繼而產卵為害。 斜紋夜峨 為鱗翅目夜蛾科害蟲,雜食性,夏、秋季發生十分普遍,主要為害十字花科、豆科及芋類植物,7~9月常發生于茉莉園中,為害茉莉葉及花蕾。幼蟲晝伏夜出,低齡幼蟲將嫩葉食成圓形或近圓形小孔,高齡幼蟲則將葉片食成缺刻并留下大粒新鮮糞便,蕾期則喜食花蕾,常將花蕾食成大小不等的缺刻或蛀入花蕾內取食,該蟲在套種大豆或雜草叢生的茉莉園發生較重。 茉莉白絹病 一般5~6月份雨天多時發生較多。茉莉受害后,葉片變黃,莖暗褐色有斑點,病害嚴重時期莖基部甚至根部可產生白色的絹絲狀菌絲(像薄膜狀),這時,茉莉抽不出新芽,葉片逐漸脫落,植株逐漸萎焉,至最后莖基部和根部腐爛而引起茉莉整株死亡。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屬于半知菌亞門真菌,其病原為整齊小核菌,本病以菌絲體在寄主表皮上下輻射蔓延,密集的白色菌絲像絹絲將寄主莖基部全部包裹,上有菌索或油菜粒大小菌核,菌核始為白色,后轉褐色,為本病主要傳播源。寄主發病后,患處韌皮部褐變干腐,枝梢片逐漸發黃凋落形成禿枝并干枯。田間出現點片狀黃株、禿株及缺叢。病害在6月下旬始見,盛夏高溫高濕季節蔓延,病害主要傳播途徑是病苗和病健株接觸及菌核隨雨水傳播傳染。老茉莉園、酸性土、沙質土病害較重,管理不善的茉莉園發病率可達20%以上。 跗線螨 茉莉受跗線螨為害后,枝條頂端(新梢)卷曲、折皺,難抽出,嚴重的甚至抽不出,嚴重影響茉莉的生長發育。 二、防治措施 1、清潔田園,減少病蟲越冬基數。于冬季壅土掩埋植株之前摘除零星嫩梢幼蕾,消理枯枝薄葉及雜草—并燒毀或漚埋。 2、及時摘除“紫蕾”及蟲蛀蕾。田間新出現的“紫蕾”往往含有茉莉花蕾蛆,尚未落土化蛹;蟲蛀蕾可由蛀入孔排出新鮮糞便識別,應在采蕾時及時順手摘除并集中銷毀。 3、挖除白絹病株及時集中燒毀,病株周圍病土亦應移至荒地深埋,然后在植穴周圍撒消石灰消毒。 4、生物防治。茉莉葉野螟發生初期可用“8010”生物農藥300~500倍液加少量中性洗衣粉防治,注意應充分噴灑葉背,效果頗佳,且保護寄生蜂及捕食性天敵不受直接殺傷。 |
上一篇:金邊瑞香病毒病的防治 下一篇:貴州麻江縣完成林業有害生物調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