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高清视频,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免费看一级毛片,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歡迎光臨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加入本站請聯系QQ 419282757 聯系電話13599900626
999中國苗木網苗木供應信息:聯系時請說明是在(999苗木網)上看到的苗木信息

竹類病蟲害及其防治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5:59
一、筍期蟲害 
1、常見的筍期害蟲有竹筍夜蛾、筍象鼻蟲等,這類害蟲都是鉆蛀性的,蛀食竹筍,引起退筍或竹株畸形。?
2、要貫徹“防重于治”的方針,作好預防工作。結合劈山松土,清除林內雜草灌木,改善竹林衛(wèi)生環(huán)境,對消滅竹筍夜蛾的初齡幼蟲和防止越冬的筍蟲出土為害均有良好的效果。?
3、在竹筍出土時,每隔1星期噴氧化樂果等常規(guī)殺蟲劑1次,對防治各種筍蟲都有效果。
4、對竹筍象鼻蟲可利用其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殺。此外,還應及時挖掉退筍,消滅其中幼蟲。?
一、竹筍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竹筍禾夜蛾為筍期的主要害蟲之一。幼蟲蛀食毛竹、淡竹、苦竹、桂竹、哺雞竹等的竹筍,發(fā)生嚴重的地區(qū)大量竹筍被害,不能成竹,即使成竹,亦斷頭折梢。?
1、生物學特性
該蟲一年發(fā)生1代,以卵在竹林地面的禾本科雜草上越冬,翌年2月中旬越冬卵開始孵化為幼蟲,先蛀食禾本科及莎草科雜草,引起枯心白穗。3月下旬當竹筍出土時,2齡幼蟲即爬到竹筍小葉上蛀入筍尖小葉,蛀口外有綠色碎屑堆積,3齡幼蟲蛀入筍內,啃食柔嫩部分。竹筍被害后,表面失去光澤,內有蛀孔、蟲糞。幼蟲在筍內生活20~25天,至5月上旬老熟幼蟲出筍入土結繭化蛹。蛹期16~24天,至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成蟲在禾本科雜草葉面邊產卵,卵數十粒排成條狀。將卵裹于葉內越冬。?
苗木網,999miaomu.com

2、防治方法?
(1)加強林地撫育,8月份結合竹林撫育,清除雜草,發(fā)生嚴重的竹林應于3月初再除草一次,消滅初孵幼蟲和越冬卵。?
(2)及早挖去被害的退筍,殺死筍中幼蟲。?
(3)對于用材竹林出筍后,用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劑800倍液噴灑留筍,每7天噴一次,連噴 2~3次,殺蟲保筍;2月中下旬在林間噴灑除草劑。但要防止人畜安全。?
二、成竹期蟲害:常見的成竹期害蟲有黃脊竹蝗、剛竹毒蛾等。?
(一)剛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剛竹毒蛾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危害毛竹、慈竹、白夾竹、壽竹等。發(fā)生時可食盡竹葉,竹節(jié)內積水,竹子死亡。?
1、生物學特性
剛竹毒蛾一年3代。以卵和1~2齡幼蟲在葉背上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蟲開始活動、取食;越冬卵也陸續(xù)孵化,到4月中旬孵化完畢。4月下旬至5月中旬幼蟲大量取食。第一代幼蟲于6月上旬開始孵化、危害,第二代幼蟲于8月上旬開始孵化、危害,第三代幼蟲于10月中旬開始孵化、危害。初孵幼蟲群集在卵殼周圍取食卵殼,1~3齡幼蟲群集在竹葉背面取食,4齡幼蟲開始分散取食。成蟲羽化多在凌晨和傍晚。老熟幼蟲在竹的上部竹葉或竹稈上結繭。?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2、防治方法?
(1)火堆誘殺:成蟲羽化盛期,于19—21時在林間點火堆誘殺,但要注意防火。?
(2)大力保護天敵昆蟲的等有益生物,充分發(fā)揮森林生態(tài)系統的自控能力。?
(3)在蟲口密度較大的情況下,用煙劑熏殺幼蟲,每畝用量1kg左右。?
(4)在竹稈基部,鉆一小孔,注入1~2ml氧化樂果。?
(5)在清明前后,用白僵菌粉炮防治低齡幼蟲,每畝2個進行防治。?
(二)黃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竹蝗又名黃脊竹蝗是我國產竹區(qū)的主要害蟲。大發(fā)生時,將竹葉吃盡,如同火燒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內不發(fā)新筍,被害竹的竹稈內往往積水,不能利用。?
1、生物學特性
每年發(fā)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卵于5月初開始孵化,7月中、下旬為孵化盛期,7月底孵化完畢。跳蝻出土后,初群集于地面的小竹及禾本科雜草上取食,10天以后即上大竹危害,群集在竹梢取食,使竹梢呈現枯黃色。3齡以后,逐漸分散。跳蝻有遷移性,當天氣炎熱時,中午常成群下竹,躲到陰涼處,待下午氣溫降低后再上竹活動,一般天黑至次日露水未干前很少活動。7月份跳蝻成熟,陸續(xù)羽化為成蟲,成蟲群集取食葉片,在性器官未成熟前頗喜飛翔。當天氣炎熱時,交尾后經過16天左右,于9月底至下月初產卵,把腹部插人土中將卵粒一層層斜產于泡沫狀物質中,形成卵塊。每卵塊有卵20粒左右,卵塊上端有覆蓋。產卵地點多在竹山柴草稀少、土質松軟的陽坡山腰或山窩斜坡上,每雌蟲產卵6塊左右,產卵后成蟲逐漸死亡。?
苗木網,999miaomu.com

2、防治方法?
(1)人工挖卵。竹蝗產卵集中,可于11月份發(fā)動群眾至竹蝗產卵的迎風坡面挖卵塊。?
(2)跳蝻出土10天內,用80%敵敵畏乳劑 1,000~2,000倍液噴殺。?
(3)在跳蝻上竹時,約7月中下旬,對蟲口密度較大的竹林,用敵敵畏煙劑熏殺,每畝用1kg。?
(4)釋放白僵菌,使初生的跳蝻感染白僵菌而死亡。?
(5)誘殺。用新鮮人尿50kg加入可濕性敵百蟲0.05—0.1kg配制成人尿藥劑,再用稻草浸泡24小時,在竹林逆風地中放數堆誘殺,效果較好。施放時間,以晴天較好。?
(三)竹廣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
1、生物學特性
在福建一年發(fā)生1代,以蛹在蟲癭內越冬。2月中旬開始羽化。2月下旬至3月上旬,成蟲咬一圓形羽化孔爬離蟲癭,3月中、下旬為成蟲出現盛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蟲出癭結束。5月上旬幼蟲孵出,9月中旬老熟幼蟲開始化蛹。?
2、防治方法
① 做好蟲情預測報,從2月份起,每隔5天剝查蟲癭100個,根據蟲態(tài)變化情況,作出羽化盛期的預報。
②熏殺成蟲,當竹小蜂羽化盛期開始時,用林丹煙劑熏殺一次,每畝1kg,隔5~7天再熏殺一次,共兩次,可獲得良好效果。?
(四)毛竹葉螨:主要毛竹害螨有:南京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nanjjngensis),竹裂爪螨(S.bambusae),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危害癥狀:毛竹受害螨危害后輕則竹葉枯黃、脫落,竹冠較稀疏;重則葉片大量焦枯脫落,出現禿梢、禿枝、禿株、枯死。有的毛竹稈部變灰白色,有的竹林狀如火燒,成片枯死。? 苗木網,999miaomu.com
毛竹害螨綜臺治理對策:?
①保護和發(fā)展竹木混交林,選育抗螨竹種。竹林撫育應注意保留毛竹林中的闊葉樹,保護胡枝子等豆科灌木。對毛竹純林,可于砍伐時在竹林空地中種泡桐、杉木、馬尾松等伴生樹種,將其逐步改造成竹木混交林,混交比例以7:3或8:2為宜,恢復竹林生物多樣性,為天敵棲息、增殖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要逐步調整竹種結構。選擇和發(fā)展麻竹、毛金竹等抗螨竹種。?
②提高毛竹經營管理水平,增強毛竹自身抗御螨害能力。首先要合理墾復,適當保留淺根系雜草。對土壤較疏松,雜灌不繁茂的竹林,不墾復;坡度在25°以上的山場,采用塊狀深翻;坡度25°以下的山場.采用沿等高線隔帶深翻墾復。其次,要合理采伐,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和年齡結構,砍伐時,竹林密度應保持在2250~2700株/公頃。最后要適當施肥,促進竹林旺盛生長,宜在每年4~5月和9~10月兩次施用適合毛竹生長的復合肥或有機肥375公斤/公頃為宜。在施肥時將竹螨靈與肥料混合形成藥肥防治葉螨效果顯著。藥:肥為1∶14,每株竹兜根施100~150克,30天防治葉螨效果達95.4%~99.0%。 ?
③保護和利用天敵。對竹林害蟲的防治,應提倡使用白僵菌、Bt、寄生蜂等生物制劑和天敵防治,盡量避免大量使用溴氰菊酯、敵百蟲等農藥而殺死瓢蟲、捕食螨等林間天敵。對發(fā)生螨害的竹林,可通過釋放、助遷人工繁殖的捕食螨,加強益螨在竹林生態(tài)群落中的地位。在害螨發(fā)生第1次高峰期5~6月和第2次高峰期8~9月之前20~30天內釋放效果較好。釋放比例以l:100~l:200為宜。?
苗木網,999miaomu.com

④施用有機復合藥肥。在中、重度受害林中,4~6月增施竹螨靈有機復合藥肥25kg/畝,增加毛竹營養(yǎng),促進毛竹生長。?
⑤竹腔注射防治。竹腔注射防治毛竹害螨效果顯著。在螨口密度居高不下的高溫干旱季節(jié)里,竹腔注射40%氧化樂果、溴氰菊酯等內吸性強的化學農藥30倍液,在毛竹竹稈基部打洞注射10毫升藥液防治,能迅速降低螨口密度。如在注射藥液中加人適量營養(yǎng)如尿素、磷酸二氫鉀等,防治效果更佳,防治時間在害螨發(fā)生高峰期8~9月為宜。?
(五)毛竹枯梢。好窨萆也“l(fā)生在福建、浙江、江蘇、江西等地。?
1、癥狀
毛竹發(fā)病后,輕者竹梢枯死,重者全株枯死?萆也〕0l(fā)生在1年生新竹上,感病新竹主梢或枝條的節(jié)叉處先出現舌狀或梭形病斑,色澤由淡褐色逐漸加深呈紫褐色。當病斑包圍枝桿一圈時,其上部的葉色逐漸變黃至棕黃色,而后葉片開始卷曲并漸次脫落,枝梢枯死,以至全株枯死。在枯枝基部上往往可看到紅褐色舌狀斑塊,引起枯梢死亡或整竹枯死?菟赖闹穸挷馁|變脆,利用價值低。?
2、發(fā)病規(guī)律
毛竹枯梢病病菌以菌絲體在寄主組織內潛伏越冬,并能存活3~5年。每年4月份開始形成子囊殼,子囊殼于5月中旬到6月中旬成熟,并在陰雨或飽和濕度狀態(tài)下,釋放子囊孢子。這時候正是新竹的發(fā)枝放葉時,子囊孢子萌發(fā)并通過傷口或直接侵入寄主。受侵寄主經1~3個月潛育期后,開設表現癥狀。7~9月下旬為盛發(fā)期,隨后氣溫下降,發(fā)病速度漸緩慢。從歷年流行情況看,在發(fā)病區(qū),凡遇7~8月份高溫、干燥的年份,此病就會大流行。毛竹枯梢病是由真菌中的一種子囊菌引起的。病菌為核菌綱球殼目間座殼科喙球菌屬的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結合竹林砍伐和鉤梢,把已感染枯梢病的竹株或竹梢砍除,將帶病的竹、梢及時燒毀。不要用病竹枯枝做籬笆等。?
(2)7~8月份發(fā)病盛期,應加強調查,發(fā)現新竹枝葉枯黃,竹稈節(jié)部出現褐色病斑,應及時在發(fā)病部位以下1~2節(jié)處鉤去竹梢,以免病害繼續(xù)蔓延,造成整株枯死。?
(3)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1∶1,000倍液,或1%波爾多液,從新竹展葉時起每隔15天噴1次。?
(4)嚴格檢疫,不要從病區(qū)調運母竹。
止越冬的筍蟲出土為害均有良好的效果。?
3、在竹筍出土時,每隔1星期噴氧化樂果等常規(guī)殺蟲劑1次,對防治各種筍蟲都有效果。
4、對竹筍象鼻蟲可利用其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殺。此外,還應及時挖掉退筍,消滅其中幼蟲。?
一、竹筍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竹筍禾夜蛾為筍期的主要害蟲之一。幼蟲蛀食毛竹、淡竹、苦竹、桂竹、哺雞竹等的竹筍,發(fā)生嚴重的地區(qū)大量竹筍被害,不能成竹,即使成竹,亦斷頭折梢。?
1、生物學特性
該蟲一年發(fā)生1代,以卵在竹林地面的禾本科雜草上越冬,翌年2月中旬越冬卵開始孵化為幼蟲,先蛀食禾本科及莎草科雜草,引起枯心白穗。3月下旬當竹筍出土時,2齡幼蟲即爬到竹筍小葉上蛀入筍尖小葉,蛀口外有綠色碎屑堆積,3齡幼蟲蛀入筍內,啃食柔嫩部分。竹筍被害后,表面失去光澤,內有蛀孔、蟲糞。幼蟲在筍內生活20~25天,至5月上旬老熟幼蟲出筍入土結繭化蛹。蛹期16~24天,至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成蟲在禾本科雜草葉面邊產卵,卵數十粒排成條狀。將卵裹于葉內越冬。?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防治方法?
(1)加強林地撫育,8月份結合竹林撫育,清除雜草,發(fā)生嚴重的竹林應于3月初再除草一次,消滅初孵幼蟲和越冬卵。?
(2)及早挖去被害的退筍,殺死筍中幼蟲。?
(3)對于用材竹林出筍后,用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劑800倍液噴灑留筍,每7天噴一次,連噴 2~3次,殺蟲保筍;2月中下旬在林間噴灑除草劑。但要防止人畜安全。?
二、成竹期蟲害:常見的成竹期害蟲有黃脊竹蝗、剛竹毒蛾等。?
(一)剛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剛竹毒蛾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危害毛竹、慈竹、白夾竹、壽竹等。發(fā)生時可食盡竹葉,竹節(jié)內積水,竹子死亡。?
1、生物學特性
剛竹毒蛾一年3代。以卵和1~2齡幼蟲在葉背上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蟲開始活動、取食;越冬卵也陸續(xù)孵化,到4月中旬孵化完畢。4月下旬至5月中旬幼蟲大量取食。第一代幼蟲于6月上旬開始孵化、危害,第二代幼蟲于8月上旬開始孵化、危害,第三代幼蟲于10月中旬開始孵化、危害。初孵幼蟲群集在卵殼周圍取食卵殼,1~3齡幼蟲群集在竹葉背面取食,4齡幼蟲開始分散取食。成蟲羽化多在凌晨和傍晚。老熟幼蟲在竹的上部竹葉或竹稈上結繭。?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2、防治方法?
(1)火堆誘殺:成蟲羽化盛期,于19—21時在林間點火堆誘殺,但要注意防火。?
(2)大力保護天敵昆蟲的等有益生物,充分發(fā)揮森林生態(tài)系統的自控能力。?
(3)在蟲口密度較大的情況下,用煙劑熏殺幼蟲,每畝用量1kg左右。?
(4)在竹稈基部,鉆一小孔,注入1~2ml氧化樂果。?
(5)在清明前后,用白僵菌粉炮防治低齡幼蟲,每畝2個進行防治。?
(二)黃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竹蝗又名黃脊竹蝗是我國產竹區(qū)的主要害蟲。大發(fā)生時,將竹葉吃盡,如同火燒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內不發(fā)新筍,被害竹的竹稈內往往積水,不能利用。?
1、生物學特性
每年發(fā)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卵于5月初開始孵化,7月中、下旬為孵化盛期,7月底孵化完畢。跳蝻出土后,初群集于地面的小竹及禾本科雜草上取食,10天以后即上大竹危害,群集在竹梢取食,使竹梢呈現枯黃色。3齡以后,逐漸分散。跳蝻有遷移性,當天氣炎熱時,中午常成群下竹,躲到陰涼處,待下午氣溫降低后再上竹活動,一般天黑至次日露水未干前很少活動。7月份跳蝻成熟,陸續(xù)羽化為成蟲,成蟲群集取食葉片,在性器官未成熟前頗喜飛翔。當天氣炎熱時,交尾后經過16天左右,于9月底至下月初產卵,把腹部插人土中將卵粒一層層斜產于泡沫狀物質中,形成卵塊。每卵塊有卵20粒左右,卵塊上端有覆蓋。產卵地點多在竹山柴草稀少、土質松軟的陽坡山腰或山窩斜坡上,每雌蟲產卵6塊左右,產卵后成蟲逐漸死亡。? 苗木網,999miaomu.com
2、防治方法?
(1)人工挖卵。竹蝗產卵集中,可于11月份發(fā)動群眾至竹蝗產卵的迎風坡面挖卵塊。?
(2)跳蝻出土10天內,用80%敵敵畏乳劑 1,000~2,000倍液噴殺。?
(3)在跳蝻上竹時,約7月中下旬,對蟲口密度較大的竹林,用敵敵畏煙劑熏殺,每畝用1kg。?
(4)釋放白僵菌,使初生的跳蝻感染白僵菌而死亡。?
(5)誘殺。用新鮮人尿50kg加入可濕性敵百蟲0.05—0.1kg配制成人尿藥劑,再用稻草浸泡24小時,在竹林逆風地中放數堆誘殺,效果較好。施放時間,以晴天較好。?
(三)竹廣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
1、生物學特性
在福建一年發(fā)生1代,以蛹在蟲癭內越冬。2月中旬開始羽化。2月下旬至3月上旬,成蟲咬一圓形羽化孔爬離蟲癭,3月中、下旬為成蟲出現盛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蟲出癭結束。5月上旬幼蟲孵出,9月中旬老熟幼蟲開始化蛹。?
2、防治方法
① 做好蟲情預測報,從2月份起,每隔5天剝查蟲癭100個,根據蟲態(tài)變化情況,作出羽化盛期的預報。
②熏殺成蟲,當竹小蜂羽化盛期開始時,用林丹煙劑熏殺一次,每畝1kg,隔5~7天再熏殺一次,共兩次,可獲得良好效果。?
(四)毛竹葉螨:主要毛竹害螨有:南京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nanjjngensis),竹裂爪螨(S.bambusae),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危害癥狀:毛竹受害螨危害后輕則竹葉枯黃、脫落,竹冠較稀疏;重則葉片大量焦枯脫落,出現禿梢、禿枝、禿株、枯死。有的毛竹稈部變灰白色,有的竹林狀如火燒,成片枯死。?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毛竹害螨綜臺治理對策:?
①保護和發(fā)展竹木混交林,選育抗螨竹種。竹林撫育應注意保留毛竹林中的闊葉樹,保護胡枝子等豆科灌木。對毛竹純林,可于砍伐時在竹林空地中種泡桐、杉木、馬尾松等伴生樹種,將其逐步改造成竹木混交林,混交比例以7:3或8:2為宜,恢復竹林生物多樣性,為天敵棲息、增殖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要逐步調整竹種結構。選擇和發(fā)展麻竹、毛金竹等抗螨竹種。?
②提高毛竹經營管理水平,增強毛竹自身抗御螨害能力。首先要合理墾復,適當保留淺根系雜草。對土壤較疏松,雜灌不繁茂的竹林,不墾復;坡度在25°以上的山場,采用塊狀深翻;坡度25°以下的山場.采用沿等高線隔帶深翻墾復。其次,要合理采伐,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和年齡結構,砍伐時,竹林密度應保持在2250~2700株/公頃。最后要適當施肥,促進竹林旺盛生長,宜在每年4~5月和9~10月兩次施用適合毛竹生長的復合肥或有機肥375公斤/公頃為宜。在施肥時將竹螨靈與肥料混合形成藥肥防治葉螨效果顯著。藥:肥為1∶14,每株竹兜根施100~150克,30天防治葉螨效果達95.4%~99.0%。 ?
③保護和利用天敵。對竹林害蟲的防治,應提倡使用白僵菌、Bt、寄生蜂等生物制劑和天敵防治,盡量避免大量使用溴氰菊酯、敵百蟲等農藥而殺死瓢蟲、捕食螨等林間天敵。對發(fā)生螨害的竹林,可通過釋放、助遷人工繁殖的捕食螨,加強益螨在竹林生態(tài)群落中的地位。在害螨發(fā)生第1次高峰期5~6月和第2次高峰期8~9月之前20~30天內釋放效果較好。釋放比例以l:100~l:200為宜。?

苗木網,m.cqhuayin.com


④施用有機復合藥肥。在中、重度受害林中,4~6月增施竹螨靈有機復合藥肥25kg/畝,增加毛竹營養(yǎng),促進毛竹生長。?
⑤竹腔注射防治。竹腔注射防治毛竹害螨效果顯著。在螨口密度居高不下的高溫干旱季節(jié)里,竹腔注射40%氧化樂果、溴氰菊酯等內吸性強的化學農藥30倍液,在毛竹竹稈基部打洞注射10毫升藥液防治,能迅速降低螨口密度。如在注射藥液中加人適量營養(yǎng)如尿素、磷酸二氫鉀等,防治效果更佳,防治時間在害螨發(fā)生高峰期8~9月為宜。?
(五)毛竹枯梢。好窨萆也“l(fā)生在福建、浙江、江蘇、江西等地。?
1、癥狀
毛竹發(fā)病后,輕者竹梢枯死,重者全株枯死?萆也〕0l(fā)生在1年生新竹上,感病新竹主梢或枝條的節(jié)叉處先出現舌狀或梭形病斑,色澤由淡褐色逐漸加深呈紫褐色。當病斑包圍枝桿一圈時,其上部的葉色逐漸變黃至棕黃色,而后葉片開始卷曲并漸次脫落,枝梢枯死,以至全株枯死。在枯枝基部上往往可看到紅褐色舌狀斑塊,引起枯梢死亡或整竹枯死。枯死的竹稈材質變脆,利用價值低。?
2、發(fā)病規(guī)律
毛竹枯梢病病菌以菌絲體在寄主組織內潛伏越冬,并能存活3~5年。每年4月份開始形成子囊殼,子囊殼于5月中旬到6月中旬成熟,并在陰雨或飽和濕度狀態(tài)下,釋放子囊孢子。這時候正是新竹的發(fā)枝放葉時,子囊孢子萌發(fā)并通過傷口或直接侵入寄主。受侵寄主經1~3個月潛育期后,開設表現癥狀。7~9月下旬為盛發(fā)期,隨后氣溫下降,發(fā)病速度漸緩慢。從歷年流行情況看,在發(fā)病區(qū),凡遇7~8月份高溫、干燥的年份,此病就會大流行。毛竹枯梢病是由真菌中的一種子囊菌引起的。病菌為核菌綱球殼目間座殼科喙球菌屬的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結合竹林砍伐和鉤梢,把已感染枯梢病的竹株或竹梢砍除,將帶病的竹、梢及時燒毀。不要用病竹枯枝做籬笆等。?
(2)7~8月份發(fā)病盛期,應加強調查,發(fā)現新竹枝葉枯黃,竹稈節(jié)部出現褐色病斑,應及時在發(fā)病部位以下1~2節(jié)處鉤去竹梢,以免病害繼續(xù)蔓延,造成整株枯死。?
(3)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1∶1,000倍液,或1%波爾多液,從新竹展葉時起每隔15天噴1次。?
(4)嚴格檢疫,不要從病區(qū)調運母竹。
上一篇:多菌靈施用的濃度是多少 下一篇:八仙花的炭疽病
苗木資料 花卉資料 栽培技術 病蟲防治
按在園林綠化中的用途分
家具紅豆杉
紅豆杉怎么養(yǎng)
油松育苗技術和詳細步驟
心葉蜆木|詳細介紹
油茶樹嫁接茶花的操作方
早熟板栗新品種——魯岳
購買各種苗木,請在發(fā)布
守望紅豆杉
蓬萊松|詳細介紹
美容功效鮮花 養(yǎng)出嬌嫩美
室內擺放七種花木可以轉
溫胃暖腎丁香花(圖)
金菊花草品種介紹與習性
用鮮花打造家居好風水
南洋杉花語及繁殖方法
菊花品種介紹--新玉孔雀
似蝙蝠又似鹿角的鹿角蕨
喬遷及辦公室如何選花
常吃花豆腐可調內分泌
銀杏種子育苗技術
提高馬褂木種子的發(fā)芽率
黨參田間管理
銀杏育苗技術規(guī)程
韭菜收割須注意
雀梅盆景的夏季管理
怎樣防止君子蘭葉片上發(fā)
花卉的矮化栽培
初冬防止寒魔侵擾 高爾夫
春扁豆栽培技術
中華紅葉楊主要蟲害防治
春蘭炭疽病
高爾夫球場蚯蚓如何防治
榆綠天蛾防治
百合炭疽病的防治
鴨腳樹星室木虱
夏季預防滿天星蓮座化
魯冀兩省簽訂美國白蛾聯
象牙紅病害的防治方法
苗農對桂花褐斑病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