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松皰銹病菌(柱銹菌屬病菌)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02 |
危害性狀 在松樹上形成細小的紡錘形的腫脹,接著被侵染的樹皮裂開。病菌在樹皮內擴展,很快環繞整個莖部。病枝干的死亡與次生微生物的活動有關,而并非由病菌繞莖造成。病菌環繞的枝干和莖仍可存活許多年。在大枝條或主干上常見有大量樹脂流出的大型潰瘍斑,尤其是在扭葉松和西黃松上。隨后嚙齒動物的襲擊加速了枝干條的死亡。死的和干枯的頂部和枝條十分引人注目。大的、紅黃色的性子器(直徑4-8mm)在初侵染后2-3年內出現在腫脹的樹皮上。在轉主寄主上,被侵染的葉和莖出現淡黃色斑點。 生物特性 一般情況下,病原菌侵染一至數年后,在春天和初夏在松樹上產生性子器和銹子器。銹孢子可隨氣流作長距離傳播,并侵染轉主寄主,而不能再侵染松樹。侵染后約2星期在轉主寄主上產生夏孢子堆。由于夏孢子堆不斷產生,并在整個夏季重復侵染,使轉主寄主受害嚴重。在夏末產生冬孢子堆,由冬孢子產生擔子和擔孢子。擔孢子借風力傳播,通過當年的針葉進行侵染;擔孢子不再侵染冬孢子的寄主。發生在夏天和秋天的擔孢子侵染通常局限于距轉主寄主1.5km以內的區域,這是因為孢子抗性差,生活周期短。擔孢子侵染松樹后,即完成了其生活周期。 傳染途徑 銹孢子借助風傳出相當遠的距離,并能在氣傳中存活相當長的時間。隨染病植株體進行人為傳播。 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疫方法 禁止寄主植物(尤其是松樹和櫟樹)從疫區進口。對可攜帶該有害生物的植物、植物產品及其他檢疫物實施嚴格的現場檢驗和實驗室檢測,特別注意相關的繁殖材料和包裝物。若發現該有害生物,及時進行除害處理。 |
上一篇:大麗花病毒病防治 下一篇:蘇鐵斑點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