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細菌性葉枯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6:04 |
杉木細菌性葉枯病是杉木常見病害之一, 分布與危害 河南省分布于信陽市的羅山、光山、商城、新縣等地。主要為害杉木幼林。 癥狀 該病為害杉木針葉和嫩梢。在新針葉上,開始生針頭狀小褐點,周圍有淡黃色暈圈。后病斑擴大成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中心常破裂,周圍淡黃色水漬狀,進一步使針葉成段變褐,兩端有黃褐色暈圈。老葉上病斑為暗褐色,中心灰褐色。嫩枝上病斑呈梭形,暈圈不明顯,病斑相連后,嫩梢變褐枯死。 病原 杉木假單胞桿菌屬細菌類、假單孢桿菌屬pseudomonas cunninghamiae Li et A1。 發(fā)病規(guī)律 病菌在活針葉的病斑內(nèi)越冬,次年細菌從病斑處溢出,由雨水傳播,傷口和氣孔侵入,潛育期5—8天。4月下旬開始發(fā)生,6月為發(fā)病高峰,7月以后基本停止,秋季又繼續(xù)發(fā)展,但比春季輕。由于杉木枝葉交錯,能相互刺傷,故林緣、道旁和風口處,容易造成傷口,病害常較嚴重。 防治措施 1 營造杉木、檫木、麻櫟、楓香、馬尾松針闊葉混交林,在杉木林周圍營造防風林帶,降低發(fā)生。 2 5至6月份,噴灑1000單位的鹽酸四環(huán)素或土霉素液防治。 |
上一篇:花生枯萎病害的防治 下一篇:棗樹根朽病防治技術(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