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病蟲害防治要點(李子病蟲害)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04 |
李樹在管理條件差的情況下易感染病蟲害。輕者影響樹體發育,果實品質差,產量低。重者造成樹體衰弱壽命短。果實不能食用。李樹的病蟲害,主要有蛀干害蟲(天牛等)、李子食心蟲、蚜蟲、紅蜘蛛、李子紅點病、細菌性穿孔病、流膠病等。 1 李樹蛀干害蟲(天牛) 李樹根部蛀蟲一般是天牛類害蟲。李樹采果后,天牛類蛀干害蟲危害會加劇,特別是成年樹受害更甚。一般危害李樹的主要害蟲是星天牛和桑天牛等,其幼蟲會蛀食樹干、枝干和根部。因此,要及時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殺滅天牛。 具體的防治方法有:①鉤殺:用一鐵絲鉤,先將蛀孔內的木屑、蟲糞掏出,然后用鐵絲鉤將蛀孔內的幼蟲鉤殺致死。②刮皮:結合鉤殺,將李樹的裂皮、翹皮刮掉,并連同枯枝、殘果在園外集中燒毀,以殺死蟲卵。③密封:先將蛀孔內的木屑、蟲糞掏出,然后用棉花團蘸上50%敵敵畏乳劑原液,塞入蛀孔內,并立即用黃粘泥密封蛀蟲孔口,以殺滅天牛的成蟲和幼蟲。④噴灌:取5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5~10ml或20%速滅殺丁乳油700~800倍液5~10ml,去除噴霧器的噴頭,將藥液直接噴灌到有新鮮蟲糞排出的排糞孔內。注意:李樹對氧化樂果敏感,故不能使用之。此外,尚可采用扦插“毒簽”、樹干注射等方法防治。 苗木網,999miaomu.com 2 李子食心蟲 李子食心蟲為鱗翅目小卷葉蛾科害蟲(北緯40~50°地區較多),是危害李子果實最嚴重的害蟲,被害率高達80%~90%。被害果實常在蟲孔處流出淚珠狀果膠,不能繼續正常發育,漸漸變成紫紅色而脫落。因其蟲道內積滿了紅色蟲糞,故又形象地稱之為“豆沙餡”。 防治方法:李子食心蟲防治的關鍵時期是各代成蟲盛期和產卵盛期及第1代老熟幼蟲入土期。噴施90%敵百蟲0.8%液、50%馬拉硫磷1%液、50%敵敵畏0.8%液。李樹生理落果前、冠下土壤普施1次50%辛硫磷1%~1.5%液。在落花末期(95%落花)小果呈麥粒大小時,噴第1次藥,使用敵敵畏、敵殺死、速滅殺丁、來福靈皆可,每隔7~10d噴1次。從綜合防治的角度考慮,亦可采用生物制劑對樹冠下土壤進行處理,如白僵菌等。秋后應把落果掃盡,減少翌年蟲源。 3 蚜蟲 蚜蟲主要危害李樹新梢葉片。新梢被害嚴重時呈卷曲狀,生長不良,影響光合作用,以致脫落,影響果樹產量及花芽形成,并大大削弱樹勢。 防治方法:①早春結合修剪,剪去被害枝條,集中銷毀。②樹體打藥:在危害盛期可噴50%敵敵畏乳劑1%~1.5%液,也可噴40%樂果乳劑1%~2%液、50%馬拉硫磷1%液、50%辛硫磷乳劑2%液、50%滅蚜松可濕性粉劑1.5%液。③合理保護或引放天敵。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4 紅蜘蛛 危害李樹的紅蜘蛛主要為山楂紅蜘蛛成蟲、若蟲,吸食葉片及初萌發芽的汁液,致使新芽不能繼續萌發,葉片嚴重受害后,全葉變為焦黃而脫落。大發生年7~8月份樹葉大部脫落,有時造成2次開花,嚴重受害的李樹,不僅當年果實不能成熟,而且大大影響當年花芽形成和下一年的產量。 防治方法:①李樹休眠期的防治:目的是盡一切可能壓低蟲口基數。果樹發芽前噴布5%蒽油乳劑、3~5度石硫合劑。另外,早春李樹萌發前,結合防治其它害蟲,徹底刮除主干及主枝上的翹皮及粗皮,集中燒毀。②李樹發芽后的防治:在越冬雌蟲出蟄盛期,第1代卵孵化完了時進行防治,可用30度石硫合劑加水稀釋0.8%液或20%三氯殺螨礬可濕性粉劑0.6%~1%液、40%氧化樂果乳劑1.5%~2%液、20%滅掃利2%液、20%三氯殺螨醇或50%溴螨脂1%液。各種殺螨劑應輪換使用,防止蟲體出現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③根據山楂紅蜘蛛的生活習性,在田間管理方面,要合理間作,及時深翻樹盤或樹盤埋土,合理修剪,適當施肥灌水。亦可用土辦法防治,諸如大蒜汁噴施或洗衣粉與石硫合劑混用等方法。同時要保護好天敵,以發揮天敵對蟲害的自然控制作用。 5 李子紅點病 此種病在黑龍江省李樹上發生較為普遍,開始危害葉片,后期則危害果實。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危害葉片時,在葉面上產生紅色圓形微隆起的病斑,其邊緣與健部界線清晰,病斑上密生暗紅色小粒點,即分生孢子器。發病嚴重時,葉片上病斑密布,病葉變黃早落。果實被侵染時,也在果面上也產生紅黃色圓形隆起的病斑,導致病果生長不良且易脫落。 由于各地氣溫不同,降雨量不等,發病時期也各異。哈爾濱、綏棱地區6月中旬開始發生,7月中旬達到高峰,低溫多雨年份或植株和枝葉過密的李園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①萌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展葉后噴0.3~0.5度石硫合劑。②在李樹開花期及葉芽萌發期,噴0.5∶1∶100式波爾多液或琥珀酸銅0.5%液,進行預防保護。③加強果園管理,徹底清除病葉、病果,集中燒毀或深埋。此外,秋翻地或春刨樹盤,也可減少侵染源。同時注意排水,勤中耕,避免果園土壤濕度過大。 6 細菌性穿孔病 該病在病果果皮上先以皮孔為中心產生水漬狀小點,擴展到2mm時,病斑中心變褐色,最終形成近圓形,暗紫色,邊緣具水漬狀暈環,中間稍凹,表面硬化粗糙,呈現不規則裂縫的病斑,達35mm左右。濕度大時,病部可出現黃色溢腕,病果早期脫落。高溫高濕有利于病菌侵染,使病勢加重。樹勢弱、排水通氣不良或過多施氮肥的果園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①加強果園綜合管理,增施有機肥,提高樹體抗病力。②土壤粘重和地下水位高的果園,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選栽抗病品種,進行合理整形修剪,創造通風透光的良好條件。③冬季剪除病枝,早春刮除枝干上病斑并用25~30度石硫合劑涂抹傷口,減少初侵染源。④藥劑防治:采用代森銨、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福美雙在常規使用濃度下噴灑,果實生長期適當增加藥劑防治次數。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7 李樹流膠病 流膠病是近年來李樹果園發生較為嚴重的病害之一,果農常感到束手無策。流膠病主要危害李樹1~2a生枝條,受危害后李樹枝條皮層呈皰狀隆起,隨后陸續流出柔軟透明的樹膠,樹膠與空氣接觸后變成紅褐色至茶褐色,干燥后則成硬塊,病部皮層和木質部變褐壞死,影響樹勢,重者部分枝條干枯乃至全株枯死。此病周年均有發生,尤以高溫多雨季節多見。 防治方法:①注重土壤管理:及時清園、松土培肥,挖通排水溝,防止土壤積水;增施富含有機質的糞肥或麩肥及磷鉀肥,保持土壤疏松,以利根系生長,增強樹勢,減少發病。②及時防治天牛等蛀干害蟲,消除發病誘因。③化學防治:5~6月份為防治適期,可用12.5%烯唑醇(特譜哇)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或25%澳菌清(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每隔15d噴1次,連噴3~4次,施藥時,藥液要全面覆蓋枝、干、葉片和果實,直至濕透。④加強樹冠護理:合理修剪,切不可修剪過重;李園作業時注意不要損傷樹干皮層;在干旱高溫季節及時灌水,也能有效地預防該病的發生危害。 專家簡介:張連翔(1959-),大學文化,現任北方林業新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研發中心教授級高工,兼任《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和《遼寧林業科技》兩刊編委、中國林業網技術咨詢專家、中國園林商情網資深專家和特約分析師、中國林學會灌木分會委員。主要從事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續控制、園林綠化、經濟林全生態經營和有機果業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8項,發明專利1項,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苗木網,m.cqhuayin.com 聯系方式:zzllxx5168@yahoo.com.cn; 13942112010; |
上一篇:非洲菊疫病的識別與防治 下一篇:泡桐茸毒蛾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