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紐綿蚧防治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6:05 |
日本紐綿蚧(Takahashia iaponica Cockerell),同翅目,綿蚧科,紐綿蚧屬。主要為害天竺葵、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三角楓、重陽木、月季、石榴、楓香、臘梅、刺槐、山核桃、女貞、榆、樸、桑樹等。主要分布于上海 福州、江蘇、湖北、湖南、河南等地。 為害特點 以若蟲和雌成蟲在寄主枝上吸取汁液,尤其在嫩枝上危害嚴重,使開花程度和生長勢明顯下降,直至枝梢枯死。 形態(tài)特征 成蟲 雌體長8mm,寬5mm。卵圓形或圓形,體背有紅褐色縱條,體黃白色,帶有暗褐色斑點;背部隆起,呈半個豌豆形,背腹體壁柔軟,膜質;老熟產卵時體背分泌蜜露,腹部慢慢產生白色卵囊,向后延伸,隨著卵量增加卵囊向上弓起,逐漸形成紐曲的"U"形。卵囊伸長45nm -50mm,寬3mm左右。卵 橢圓形,長約0.4mm,橙黃色,表面有蠟粉。若蟲 長橢圓形,長 0.6mm,肉紅色。 發(fā)生規(guī)律 年發(fā)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枝條上越冬。越冬期蟲體較小且生長緩慢。3月初開始活動,生長迅速,3月下旬蟲體膨大,4月上旬隆起的雌成體開始產卵,出現(xiàn)白色卵囊,平均每頭雌成蟲可產卵1000粒,多的可達1600多粒。5月上旬末若蟲開始孵化,5月中旬進入孵化盛期。卵期為36天左右。孵化的小若蟲在植物上四處爬行,數(shù)小時后尋覓適合的葉片或枝條固定取食。5月下旬為孵化末期。若蟲主要寄生在2-3年生枝條和葉脈上。葉脈上的2齡若蟲很快便轉移到枝條上寄生。1齡若蟲自然死亡率很高,孵化期遇大雨可沖刷掉80%以上若蟲。11月下旬、12月上旬進入越冬期。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 1、加強養(yǎng)護管理 冬季結合整枝修剪,除去有蟲枝,使之通風透光,不利于該蚧發(fā)生。越冬期在枝干上涮石灰水,消滅越冬蟲體。產卵期剪除卵囊袋。 2、保護和利用天敵 該蚧優(yōu)勢寄生性天敵為紐綿蚧跳小蜂以及多種瓢蟲。 3、于5月上、中旬若蟲孵化盛期抓緊噴灑20%滅掃利乳油1500-2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50%滅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20%速滅殺丁乳油2500-3000倍液等進行防治。狂殺蚧對介殼蟲特效,一般一次使用即可達到防除目的。 4、6-9月應采用無公害農藥防治,如花保100倍、1.5%煙·參堿乳油 800倍。 |
上一篇:佛手柑橘紅蜘蛛防治方法 下一篇:一品紅卷葉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