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癭蚊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06 |
菊花癭蚊(Epimgia sp.)對祁菊為害嚴重,在植株上形成蟲癭。苗期被害后枝條不能正常生長,形成小老苗;花蕾期受害可使花蕾數減少,花朵瘦小,直接造成菊花減產。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形態 雌成蟲體長4~5毫米,羽化初期為醬紅色,產卵后變為黑褐色,復眼黑色,刺吸式口器不發達。卵長橢圓形,初產時為橘紅色,后漸變為紫紅色。幼蟲紡錘形,橘黃色,老齡幼蟲體長3.5~4.0毫米,生活在蟲癭內吸食為害。裸蛹橙黃色,長3~4毫米,頭頂有2根觸突,1對前翅及3對胸足明顯裸露,后足伸達腹部第四上節,腹部可見9節。 苗木網,999miaomu.com
發生規律 華北每年發生5代,以老熟幼蟲越冬。次年3月老熟幼蟲在蟲癭內化蛹,4月初羽化,雌成蟲在植株上部幼嫩部皮下組織內產卵。4月中旬在菊花田出現第一代幼蟲,在組織內吸食汁液,并刺激組織局部膨大形成瘤狀蟲癭;蟲癭初期綠色,后漸轉為紫紅色,5月隨移栽苗進入大田,秧田中發育的成蟲也可飛至附近大田產卵,5~6月在大田菊花上發生第二代,7~8月發生第三代,8~9月發生第四代,此時正值菊花現蕾期,受害嚴重。10月上旬發生第五代,10月下旬后以第五代幼蟲越冬。雌蚊產卵對菊花品種具有選擇性,對祁菊為害嚴重,而在杭菊上基本不產卵;成蟲產卵部位有趨嫩性。孵化后幼蟲在組織內刺吸為害;嚴重時多個蟲癭連在一起成為大癭塊。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 ①4月份菊花秧田或移栽時拔秧后人工摘剪蟲癭深埋。②8月上旬以前,一般不噴藥,以保護天敵寄生蜂自然抑制;8月中下旬使用藥劑防治,可選用90%敵百蟲晶體800倍液、20%溴氰菊酯2 000倍液、40%樂果乳油1 500倍液或50%敵敵畏800~1 000倍液等噴霧2~3次。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浙江寧波連續從歐洲入境木質包裝中截獲有害生物 下一篇:辨識花木常見病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