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灰霉病的癥狀與防治方法 |
當(dāng)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6:12 |
1、癥狀 。1)灰霉病又稱葉霉病。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枝干、葉柄、花瓣、果實和種子。 。2)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近圓形紫褐色斑點,直徑l-5毫米,后擴大成不規(guī)則形大斑,直徑7-12毫米,中央淡黃褐色,邊緣紫褐色,病斑上有明顯的同心輪紋。 。3)病斑擴展相連成片,嚴(yán)重時整葉焦1枯。潮濕時病斑表面產(chǎn)生暗綠色霉?fàn)钗,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4)葉緣發(fā)病時,葉片有些扭曲。綠色莖上為紫褐色長圓小點,有些突起,病斑擴展慢,大小僅3-5毫米。葉柄癥狀與莖上的病斑相似,但為長條狀,其上也生有暗綠色霉?fàn)钗铩? 2、寄主:牡丹、芍藥、仙客來、秋海棠、四季報春、翠菊、大麗花、倒掛金鐘、蒲包花、大巖桐、金盞菊、天竺葵、八仙花、梔子、瓜葉菊、菊花、非洲菊、唐菖蒲、杜鵑、月季、玫瑰、茶花、一品紅、鳶尾、含笑、金蓮花、百合、郁金香等花卉。 3、發(fā)病規(guī)律 (1)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株殘莖、枯葉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傳播,侵染為害下部葉片。 (2)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株殘莖、枯葉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傳播,侵染為害下部葉片。 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3)一般病害始發(fā)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發(fā)期在8月上、中旬。7-8月份雨量多,濕度大,有利于病害擴展。 。4)種植過密,栽培管理不善的庭園發(fā)病較重。一般遭受凍害之后,植株抵抗力弱,病害嚴(yán)重。品種之間發(fā)病程度有差異。 4、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病葉和病枝,集中燒毀或深埋于15厘米以下土內(nèi),以減少翌年早初次侵染的病菌來源。 。2)加強管理,種植不宜過密,保持植株通風(fēng)透光。 。3)發(fā)病初期噴灑40%多菌靈膠懸劑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共噴3-4次。 。ㄒ唬┮淮t灰霉病 1、癥狀:病菌通常侵染花部和莖部,產(chǎn)生水漬狀、淺褐色斑和腐爛。病部長有灰霉層。葉片有時也受害。 2、病原物:Botrytis cinerea Pers.屬真菌半知菌亞門,絲孢目,葡萄孢屬,灰葡萄孢。 3、發(fā)病條件:連續(xù)陰雨,冬季溫室內(nèi),一串紅做越年栽培剪時,常從剪口處發(fā)病。 |
上一篇:丁香炭疽病防治 下一篇:冷風(fēng)撲苗后補救要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