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芋炭疽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14 |
海芋(象耳蓮)炭疽病 癥狀海芋炭疽病病斑出現在葉面上,近圓形至不規則形、褐色至灰褐色,邊緣褐色,明顯或不明顯。病斑上現輪紋狀或不規則形,褐色或灰褐色小粒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 病原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稱膠孢炭疽菌,屬半知菌類真菌。有性態為: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稱圍小叢殼,屬子囊菌門真菌。子囊殼聚生,大小125~320×150(μm);子囊55~70 x 9~16(μm),壁可消解;子囊孢子單胞、無色、略彎曲,別于喜林芋葉斑病擬多孢喙殼,大小12~28×3.5~7(μm)。無性態 分生孢子盤盤狀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不規則裂開,有時有剛毛。剛毛褐色至暗褐色,有隔膜,向頂端漸尖。分生孢子梗通常無色,基部分枝,表面光滑。產孢細胞圓柱形,無色,內壁芽生瓶體式產孢。分生孢子直,頂端鈍圓,無色,單胞,壁薄,表面光滑有時含油球,大小9~24×3~4.5(μm)。附著胞褐色,棍棒形至不規則形,有時形成復合體,大小6~20×4~12(μm)。偶爾產生菌核,是種的分類依據。過去將不形成剛毛的炭疽菌放在盤長孢屬(Gloeosporium),把剛毛多而堅硬、分生孢子新月形的放在叢刺盤孢屬(Vermicularia),但剛毛的有無不是穩定的性狀。Von Arx (1957、1970)指出Colletotrichum是唯一合法的屬名,并把近千個種合并成23個分類單位,B.c.Sutton(1980)承認了22個種,國內在這方面尚缺少系統研究。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發病規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球莖表面或以菌絲體潛伏在球莖內越冬,也可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盤及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借風雨,昆蟲傳播,由傷口或從寄主表皮直接侵入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發病溫限12~32℃,氣溫25~30℃易發病,高于35℃發病少或不發病;此外,水分對該菌繁殖和傳播起有重要作用,分生孢子需經雨水濺射才能分散開來,孢子在有水膜條件下萌發。從傷口侵入后經3~4天潛育即發病,有時侵入后潛伏下來。發病適宜溫度為27℃,相對濕度為95%左右。發病后病部又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淋水或雨水傳播,相對濕度87%~95%進行多次再侵染。該菌積累快,低溫條件下也可流行。據筆者多次調查,該花在冬季由南方至北方長途運輸過程中,廂式貨車內擺放緊湊、濕度較高,加之通風不暢、受凍等因素,易使該病發生,至大部分病葉脫落,嚴重已成光桿。棚室或養護條件干燥、通風良好時,病斑水分散失,逐漸干燥。據測定相對濕度低于54%則不發病。 防治方法 (1)精心養護。海芋原產亞洲熱帶,宜選用腐殖土、泥炭土或細砂土盆栽。生長期每1~2周施1次液體肥料,保持土壤中有充足水分,保持半陰和潮濕環境,夏季遮陰50%左右,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越冬溫度應高于12℃。 苗木網,999miaomu.com (2)發病初期噴灑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使百克或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
上一篇:棕櫚干腐病防治 下一篇:卡特蘭炭疽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