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松實小卷蛾分發生與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16 |
落葉松實小卷蛾(Retinia perangustana Snellen)屬鱗翅目卷蛾科,國內分布于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主要為害興安落葉松、長白落葉松和日本落葉松。
為害特點 以幼蟲為害球果和種子,致受害鱗片枯干變色,球果則彎曲變形,未受害的種子也發育不良。
形態特征
成蟲 體褐色,體長為3.2-5.2mm,翅展10-15mm。前翅黑褐色,有兩條絕大部分由銀灰色鱗片組成的橫紋,外面的一條約位于翅長的三分之一,內面的一條約位于翅長的二分之一處。前緣有幾條銀灰色的短紋,緣毛灰褐色。后翅淡灰黑色,無斑紋,緣行毛長,灰褐色;
卵 白色或微紅色,橢圓形,長約0.6-0.7mm;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8-10mm,黃白色。頭部褐黃色,前胸背板后部暗褐色,其余淡黃褐色;
蛹 黃褐色,長5mm左右,臀刺10根,繭白色,長橢圓形,長6-8mm。
發生規律 在內蒙古大興安嶺地區1年1代,也有部分蛹滯育到第三年才羽化。以蛹在樹皮鱗片下或球果內越冬。成蟲5月中旬開始羽化,5月下旬開始產卵,幼蟲6月中旬開始孵化,7月中旬部分幼蟲開始離開球果,隨機化蛹。幼蟲孵化后即鉆入球果內,為害后從外面看不出被害狀。2齡后轉移到果鱗基部沿果軸為害,取食未成熟的種子及附近的鱗片。受害鱗片枯干變色,球果則變形。一般一個球果內只有一條幼蟲,在大發生年份則有2至多條。幼蟲期約為36天,脫皮3次,除少數在球果內化蛹外,大多數幼蟲離開球果在樹皮縫內越冬;該蟲分布以陽坡最多,山頂次之,陰坡最少。天敵有卷蛾絨繭蜂、長體繭蜂、松繭蜂、懸繭蜂、怒繭蜂等,寄生率20-45%;蛹期真菌寄生率達40%。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造林時實行針闊混交林,加強撫育管理,增強樹勢,減少為害;種子園和母樹林采種時,將有蟲球果撿出后燒毀。
。2)物理防治。
根據成蟲具有趨光的習性,所以在成蟲羽人化期內可以進行燈光誘殺。
。3)保護與利用天敵。
(4)藥劑防治。
7月中旬在幼蟲離開球果時進行噴霧防治,藥劑選用阿維菌素。
常用藥劑 阿維菌素
|
上一篇:冬季如何防治樹木常見病害 下一篇:大花蕙蘭線蟲病防治技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