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樹病蟲草害主要種類與防治技術措施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17 |
1 桉樹主要病蟲草害種類 近年來,隨著大面積桉樹純林人工的種植,桉樹病蟲草害的種類增多和危害程度加重,據資料,目前,我國桉樹病蟲草害種類達320 多種;其中蟲害285 種、病害33 種、草害2 種以上。 主要的種類有: 1 桉樹蟲害 1.1. 1 食葉害蟲: 二紋土潛(Gonoeephalum bilincatum walker)、桉小卷蛾(Pelochrista sp.)、大鉤翅尺蠖(Hyposidra talaca Walker)、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 Guenée)、同安鈕夜蛾(Anua indiscriminata Moore)、白裙赭夜蛾(Carea subtilis Walker)、袋蛾類[檸檬桉小袋蛾(Eucalyptipsyche citriodorae Yang)、黛袋蛾(Dappula tertia Temploton)、蠟彩袋蛾(Chalia larminati Heylaerts)、等]、金龜子類[長金龜(Adoretus sinicus Busmeistes)、兩點鱗鰓金龜(Lepidiota stigma Fabricius)、痣磷鰓金龜(Lepidiota stigma Fabricius)、銅綠金龜子(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大等金龜子(Exolontha serrulata Burmeister)等]、印度黃脊蝗(Patanga succincta Johan)。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1.1. 2 地下害蟲: 包括白蟻、蟋蟀、蠐螬和螻蛄。主要的有家白蟻(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大頭家白蟻(C.grandis Li et Huang)、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黃翅大白蟻(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海南大白蟻(M.hainanensis Li et Ping)、黃胸散白蟻(Reticulitermes speratus Kolbe)、黑胸散白蟻(R.chinensis Snyder)、歪白蟻(Capritermes nitobei (Shiraki))、閩華歪白蟻(Sinocapritermes fujianensis Ping et Xu)、大近歪白蟻(Pericapritennes tetraphilus (Silvstri))、云南土白蟻(Odototermes yunnanensis Tsai et Chen)、遵義土白蟻(O. zunyiensis Li et Ping)和海南土白蟻(O. hainanensis Light)、大蟋蟀(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ht)、蠐螬類主要是上述金龜類的幼蟲、東方螻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華北螻蛄(Gryllotalpa unna saussure)、非洲螻蛄(G.afiicana Palisot de Beauvois)、普通螻蛄(c.gry2lotapa L)等。 1.1. 3 蛀干害蟲: 主要的種類有: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 Hope)、桉材小蠹(Xyleborus sp)和荔枝木蠹蛾(Arbela tetraonis Moore)等。 苗木網,999miaomu.com 1.2 病害 包括苗期病害、葉部病害、根部病害和枝干病害四大類,危害嚴重的有猝倒病(Rhizoctonia solani)、灰霉病(Bogrytis cinerea Pers.)、白絹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褐斑病(Coniothyrium kallangurense)、紫斑病(Phaeoseptoria eucalypti)、潰瘍病(phoma eucalyptica)、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焦枯病(Cylindrodadium quinqueseptatum)和根腐病(Bacillus sp.)等。 1.3 草害 主要的種類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金鐘藤(Merremia boisiana)等。 2 病蟲草害的發生與危害情況 2.1 桉樹食葉害蟲:特點是種類多、世代多,易造成大面積發生,全年均可造成危害;主要取食桉樹葉片,可連片大面積發生;多世代害蟲全年可造多次危害;被害后輕則影響樹木生長,重則導致桉樹枯死。 2.2 地下害蟲:特點是隱蔽性強,不易發現,發生與危害期季節性強,較難防治。白蟻是嚴重危害的桉樹害蟲,主要危害苗木及1~2 年生幼樹,取食根部韌皮部,致使苗木或幼樹枯死。在我國南方桉樹種植區白蟻幾乎能全年活動危害,但最猖獗時期在4~7 月,苗木在定植后半年內最容易受白蟻的危害。大蟋蟀為晝伏夜出的穴居性昆蟲,成蟲、若蟲均能為害,1 年發生一代,夜間出洞覓食,可危害桉樹等多種林木播種苗、組培苗和扦插苗及新造林地的幼樹。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2.3 樹干害蟲:特點是致命性強,難于觀測,防治時機難以掌握。主要危害衰弱木的樹干、樹枝或樹皮,蛀干害蟲入侵主干后,受害樹往往會枯死。蛀干害蟲主要通過成蟲遷飛,入侵新的寄主樹。 2.4 病害:威脅性大,易大面積發生和造成毀滅性的災害。在苗期病害的種類多,發病率高,防病治病是關鍵時期,關系到造林的成敗。桉樹焦枯病主要危害桉樹苗木和4 年生以下的幼林中,且多發生在5~9 月高溫高濕季節,嚴重發病的植株葉片脫落達植株的2/3 以上,甚至整株死亡。桉樹青枯病是一種真菌病害,其危害也非常嚴重,對無性系人工幼林,發生嚴重時可造致成片幼樹枯死。桉樹褐斑病也時有發生,導致桉樹大面積受害落葉,部分桉樹枯死。 2.5 草害:特點是危害林木為緩慢性,較易發現,但難以根治。薇甘菊是強陽性藤類植物,只要一生根就想盡辦法爬上灌木、攀著大樹向上爬,并像被子一樣把這些樹木全部覆蓋并迅速蔓延,以吸收更多的陽光,而下面的植物就因長期缺少日照、缺少養分、缺少水分而“窒息”枯萎而死亡;另一方面,薇甘菊還會分泌一種“他感”物質并通過根系滲入泥土,這種物質會對其他植物產生抑制作用,影響其生長。溫暖潮濕的氣候條件下,更是迅速繁衍。金鐘藤主要分布在山谷山窩、疏林、林緣、次生雜木木及灌草叢中處,近山頂處亦有發生,最高處達海拔 360 米左右;該藤剛發生時,只是個別藤條纏繞于其它植物上,后期則連片繁殖、生長茂盛,層層疊疊交織形成一層10-30 厘米厚的藤網,覆蓋在草地、灌木和桉樹等高大喬木上;遠看尤如一張巨大的綠網罩,向外張開、向上發展、向山脊蔓延,大有將整個森林裝入囊中之勢;近看藤莖密密麻麻、葉片寬大健壯,葉與番薯葉相似;花為傘房狀聚傘花序,花朵呈黃色、鐘狀。被覆蓋的樹木或被壓跨倒伏,或由于失去了光合作用,多數枯死;該藤具有耐早性較強、分布的海拔高、覆蓋速度快的特點。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 原因分析 重種而不重管,是病蟲草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大范圍的同種同齡林分,是病蟲草害大面積發生和危害基本條件;監測不力、防治措施不當,其后果是病蟲草害造成重大的損失。病蟲草害的發生和危害將會影響桉樹的生長量,嚴重的會造成林木枯死甚至邊片毀滅;使經濟效益降低,而且也會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建設過程,影響到南方人工用材林工業的發展。 3.1 重種而不重管,是病蟲草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從國營林場到民營公司,從主管部門領導到基層林農,種植和發展桉樹都是把經濟價值放在首位,沒有把病蟲草害的預測預報、防治工作列入在桉樹生產過程中;在病蟲草害剛發生、危害輕時未有及時發現,造致大面積發生、危害嚴重時,才采取臨時措施,對害蟲則是采用廣譜性的化學殺蟲劑,病蟲草害暫時壓下去了,同時,天敵也受到極大的殺傷、自然控制能力下降,生態失去平衡,往往造致害蟲多次大發生,甚至暴發。對病害則一籌莫展,“全軍覆沒”的現象時有發生。平時管理不善,科研投入不夠,這是促進桉樹病蟲草害日益嚴重發生的原因。 3.2 同種同林,是病蟲草害大面積發生和危害基本條件。人工桉樹林樹種單一,尤其是無性系育苗,導致桉樹的遺傳基因窄化;同時現代造林技術,能在短期內營造大面積桉樹林,往往造致數千公頃、數萬公頃的桉樹林為一個品種,甚至為同一品系的同齡林。同種同齡的桉樹林,其生態效能非常低,林分抗病蟲草害的能力也比較差,遭受病蟲草害為害的危險也大大增加。病蟲草害發生時極易蔓延、擴散、流行,大面積暴發,導致成片林木發病或死亡,經濟損失和生態環境的毀壞難以估量。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3.3 監測不力、防治措施不當,其后果是病蟲草害造成重大的損失。加強監測,及時發現和掌握病蟲草害發生、發展的動向,實行“治早、治小”是防治病蟲草害的重要策略;當病蟲草害大面積暴發時,即使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了除治,樹林也早已受危害,產生損失。及早發現病蟲草害的發生,在處于初期時就采取防治措施,既可以抑制病蟲草害的傳播、蔓延,又可控病蟲于萌發狀態,阻止病蟲產生危害。 4 防治策略思路與措施: 桉樹病蟲草害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實行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監測、防治一環扣一環;病蟲草害防治是整個林業生產中科技含量要求高、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必須加強病蟲草害的科研攻關和技術推廣,依靠科技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和持效性。 4.1 防治策略與思路:桉樹病害以預防為主,一是選育抗病品種、二是在種植前的苗期進行滅菌防病處理和使用不帶病原的土肥;對于植種后出現病害,首先要及時清理和銷毀病株,同時要區分是真菌、病毒還是細菌性感染,選擇相應的藥物對周圍植株進行處理,防止病情擴散。對于原種植區內原有的害蟲以整地方式和毒餌誘殺處理;對新遷入的食葉害蟲,主要抓好監測工作,及時發現并采用胃毒或觸殺藥物防治;對蛀干害蟲主要抓好幼蟲入侵樹干(枝)前的防治,入蛀樹干(枝)后則增加防治的難度;對于刺吸性害蟲則宜采用內吸性藥物防治。對草害則采用斬草除根的方法或使用選擇性強的除草劑治理。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4.2 防治技術與措施 4.2.1 林業技術與措施:提倡采用帶狀或塊狀整地,保留了部分植被,可使種植區內原有的地下害蟲如白蟻、蟋蟀等獲得食物,從而減輕對幼樹的取食壓力。采用調整造林定植期,避開害蟲取食高峰期,減輕危害;同時,選擇雨季造林,減輕地下害蟲對桉樹的危害,而且苗木也容易成活。另外,大面積造林時,用錯開造林年度的方法,盡可能地利用多品種、多品系造林,一般每塊單一無性系小區的面積以10-30hm2 為宜,利用速生1 年成林的特性,防止出現同林同齡的現象,減輕種植區原有害蟲的危害。應適當安排其他樹種營造塊狀或條狀混交林。造林時合理有效的配置遺傳基因相異的無性系進行塊狀混交,或與其他樹種如相思類塊狀混交是較為恰當的方法。 4.2.2 毒餌誘殺措施:在整地前1 個月或整地后15 天,利用白蟻喜食松材或廢餐巾的特性,在白蟻出沒的地方通過挖坑埋藏,引誘白蟻取食或筑巢后,再投入滅蟻靈,并讓其正常生活,數天后則全巢消滅。用米糠炒香攤冷,加胃毒性藥物(如90%敵百蟲晶體)用水稀釋拌米糠配置成毒餌,放在有松土的蟋蟀出入洞口;撒在有螻蛄活動的林地,可誘殺蟋蟀和螻蛄。一般要求采用毒餌誘殺后一個月后造林以確保其防治效果。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4.2.3 苗圃地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苗木繁殖方式分播種繁殖與營養繁殖(包括扦插繁殖與組培繁殖),以扦插營養繁殖為主。幼苗在高溫陰雨天氣條件下,易發生猝倒病、根腐病、灰霉病、焦枯病、青枯病等病害,可用0.5% 波爾多液或 0.2-0.3%多菌靈、百菌清、敵克松、甲基托布津交換使用,每 7-10 天擇晴天噴灑一次,每月定期對母株進行噴灑。一旦發現青枯病、根腐病即全株拔去集中銷毀,可用600-800 倍的百菌清、菌毒清等進行施噴,同時床面要撒石灰。發現潰瘍病可用 800-1000 倍的甲基托布津或 800 倍多菌靈進行噴施。灰霉病發病初期可用 1%波爾多液防治或用800-1000 倍的甲基托布津。褐斑病發病初期可用600-800 倍的百菌清或800-1000 倍的甲基托布津進行防治。苗期用25%滅幼脲Ⅲ號膠懸劑800-1000 倍液,對苗木間隔15 天噴灑一次,對食葉害蟲有預防和除治作用。出圃前應對苗木進行適當的噴灑殺菌劑或殺蟲劑。 4.2.4 藥液灌袋預防:營養袋的桉樹苗可在種植前用綠僵菌加毒死蜱或氯氰菊脂稀釋液澆灌營養袋苗,稍晾干后上山造林,可在數月內有效地防止白蟻、蟋蟀等害蟲危害。同時在撫育、施肥時注意避免損傷樹苗,防止因傷口造致生長衰弱后病蟲入侵。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4.2.5 食葉害蟲的防治措施:食葉性害蟲多為從相鄰桉樹林或其它寄主樹轉移新遷入的害蟲,其遷入的方式是通過成蟲遷飛,發生面積一般由小到大,危害由輕到重,大約需要 1、2 代或更多世代繁殖后才造成較為嚴重的狀況,抓好監測工作是控制食葉害蟲的關鍵,可通過觀察樹葉被害情況和應用黑光燈誘集(殺)成蟲數量來監測。同時,對已發生的食葉害蟲,首選胃毒性藥物防治,提倡使用選擇性強的生物或仿生物藥物,如病毒類、細菌類、真菌類藥物;仿生藥物類如滅幼脲對鱗翅目的幼蟲有抑制脫皮、達到良好防治的效果。觸殺性的藥物一般對天敵均有較大的殺傷作用,化學觸殺劑一般對環境還有較大的不良影響,觸殺性生物制劑如綠得保,具有不污染環境的特點,在高蟲口需要使用觸殺藥物時,可作為首選藥物;增效型滅幼脲Ⅲ號粉劑具有觸殺和胃毒雙重功效,同時具有控制效能較長的作用,噴撒粉劑具有射程高的特點,適合樹高山陡的林地防治,是一種較理想的殺蟲藥物。在成蟲期使用殺蟲燈進行誘殺是一個好方法,也具有測報作用;但黑光燈只能作為輔助手段,不能依賴其全面控制害蟲。 4.2.6 地下害蟲的防治措施:在做好上述苗期防病,整地、誘殺和苗期灌藥措施后,地下害蟲應得到有效控制。如在栽種的桉樹發現有白蟻危害,如果是巢居性的蟻群,可用滅蟻靈在蟻路上打一小洞,將藥物注到蟻路內,讓白蟻正常生活并將藥粉帶回巢內,達到“全軍覆沒”的目的;對散生的白蟻則采用噴灑菊脂類殺蟲劑防治;對被害植株可采用在樹周圍一定距離打三角形的3 個洞,深達樹根據部,以0.1-0.5%的毒死蜱乳劑灌入。對蠐螬、螻蛄類危害則采用在樹基部灌觸殺藥劑(如綠得保、敵百蟲晶體稀釋液)的方法防治。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4.2.7 防治蛀干害蟲的措施:對蛀干害蟲要抓好卵期觀測工作,在幼蟲孵化后入侵樹干前采用胃毒或觸殺劑防治,入蛀樹干后則用內吸性藥物防治;胃毒和觸殺劑可采用常規的藥物即可,內吸性的藥物可選擇16%蟲線清乳劑,通過噴、涂或注射到樹干的方法進行防治。在成蟲期可采用黑光燈誘殺、專用引誘劑和誘捕器誘集(殺)成蟲,達到防治的目的。 4.2.8 造林后的病害防治技術與措施: 造林后桉樹幼苗的病害措施分別為:桉樹焦枯病,發病初期用600-800 倍克菌丹、代森鋅、多菌靈等噴灑防治,或用100-150 倍的硫酸銅溶液淋灑,或用70%的敵克松進行淋施。桉樹干基潰瘍病,感病植株樹干基病部用利刀割平,促使傷疤愈合,涂刷10%等量波爾多液或氧氯化銅50 倍液或傷口防腐劑。桉樹青枯病,發現感染青枯病的病株,立即連根拔除,株穴土壤撒石灰消毒,銷毀病株。桉樹根腐病,發現病株,立即拔掉,并帶出林地集中燒毀;在病害發生的地方和周圍撒石灰消毒,防治蔓延;或用 1:1000 倍的托布津或苯駢咪唑淋洗。 4.2.9 草害的防治技術與措施:對薇甘菊采用森草凈化學防除方法進行,對成片發生地采用高濃度限量(10g/100M2),采取非定向施藥法,對莖和葉面噴灑;對薇甘菊覆蓋或混合其它植物生長的發生地,采用對薇甘菊的莖、葉定向噴藥方法;對被薇甘菊攀援的灌木和喬木,在離地面 50cm 以上約30cm 寬的薇甘菊莖部內外均勻噴灑藥液,亦可在地面對其根部、老莖進行噴灑藥液3 次,也可對其根部的土壤噴藥,直到薇甘菊的受藥部位(莖、根、葉片)有藥液流淌或土壤表面濕潤為止。金鐘藤還沒有生物和化學的有效防治方法,只能采取“斬草除根”的措施處理。充分利用冬季干燥天氣,對攀爬上樹木的金鐘藤,先把主莖斬斷,再挖根;對在地面的金鐘藤先清理藤莖,再查找到根部并挖出曬干。“斬草除根”應在金鐘藤種子成熟前進行,防止種子再次繁殖。對部分已成熟的種子,應先行人工摘除,再行“斬草除根”。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桉樹病蟲草害的防治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首先是要提高認識,其次是加強桉林的管理工作,規范各項管理措施;認真開展病蟲草害的監測工作,采取以生物防治為主,合理輔以化學防治、適當采取人工除治,維護生態環境平衡,營造一個適宜自然天敵生存的大環境,實現桉樹病蟲草害的綜合、有效控制。 |
上一篇:番紅花腐爛病防治 下一篇:琯溪蜜柚四種常見病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