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根腐病防治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6:20 |
2008年8月4日,我們對龍山鎮(zhèn)邱王村的10株發(fā)生根腐病的楊梅樹開展了防治試驗,其中8株為4年生,小樹,2株為15年生癥狀較輕的大樹,每株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25~0.5千克。試驗結果表明,樹齡較小的楊梅樹,均無明顯的防治效果,死亡率高達100%。而15年生癥狀較輕的大樹,防治效果較好。具體防治方法如下: (1)加強園地管理與肥培,增施有機肥料與鉀肥,增強樹勢,控制負載量,提高抗病能力。 (2)改善土壤質地,適當增加沙礫土,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通透性。做到干旱灌水,雨季排水,防止積水。 (3)苗木栽植前要進行消毒,用藥劑浸根。常用藥劑有4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100-200倍硫酸銅溶液,浸泡5~10分鐘,浸液要均勻周到。 (4)及時挖除病株并集中燒毀,減少病原。 (5)病情輕的楊梅樹,可在采收結束后,于樹冠滴水線以內(nèi)松土深15-20厘米,每株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25-0.5千克,與土拌勻后撒人覆土,防治效果好,藥效也長。 (6)病害發(fā)生嚴重的園地,應先耙開土壤,剪除病根,撒上生石灰,并噴灑9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也有較好的效果。 楊梅根腐病是一種腐生性較強的病害,由于現(xiàn)有各種防治方法只對病情中等或較輕樹齡在10年以上的楊梅樹有效,而對重病樹和幼齡樹均無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對于楊梅根腐病在生產(chǎn)上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防治,同時仍需進一步探索更為有效的防治方法。 |
上一篇:介殼蟲對茉莉的危害與防治 下一篇:油橄欖蟲害-蛀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