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防治棉鈴蟲藥效的關鍵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21 |
提高防治棉鈴蟲藥效,是減少投資、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應抓好三個關鍵。 一、三個掌握 1.掌握產卵規律,注意施藥部位。棉鈴蟲產卵,多產在棉株頂部,果枝頂尖的嫩葉上,蕾柄和苞葉上。所以,施藥的重點應在棉株頂部和果枝的嫩尖、蕾柄和苞葉上。 2.掌握孵化規律,注意適時防治。對棉鈴蟲要加強測報,掌握產卵高峰和孵化規律。孵化規律是,卵色頭天白,二天黃,三天黑,四天孵化。孵化后二天危害生長點,四天遷移危害幼蕾。防治的適期,應在產孵高峰后,大部卵變黑或孵化未遷移前為佳。 3.掌握取食規律、注意施藥時間。據觀察、棉鈴蟲多在8—11時和15時以后活動取食,12—13時高溫期很少活動。因此,施藥時間應在活動取食時間為佳。不要在高溫時施藥,高溫對施藥易揮發分解,不僅操作人員易中毒,而且藥效差。早上有露水施藥,藥液濃度易沖淡流失,附著力差,藥效不佳。 二、三個注意 1.注意農藥交替使用,要幾種農藥輪流交替使用。不要一種農藥連續使用,防止棉鈴蟲對藥產生抗性。 2.注意農藥復配。農藥復配能提高藥效,延緩棉鈴蟲對藥物產生抗性。農藥復配時,要注意酸性和堿性農藥不能復配。 3.注意配制農藥濃度。農藥配制濃度,不能任意加大或減少,一定按農藥使用說明倍數配足。加大濃度棉株易受藥害,減少用量會降低藥效。 苗木網,m.cqhuayin.com 三、增加藥液用量,棉株均勻著藥。藥液用量與治蟲效果十分密切,用藥液量小,棉株噴施不勻治蟲效果差。防治二代棉鈴蟲時,每667平方米用藥液40—50千克;三、四代棉鈴蟲,海667平方米用藥液80—100千克,棉株各部著藥均勻,效果才好。 |
上一篇:針葉樹天牛防治 下一篇:樹樁盆景的病蟲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