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根癌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6:26 |
楊樹根癌病又稱冠癭病 病原菌 根癌土壤桿菌(根癌農(nóng)桿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mith et Townsend) Conn. [發(fā)病規(guī)律] 可在病瘤內(nèi)或土壤中的寄主殘體上存活 1~2 年.病菌隨灌溉水,雨水以及苗木和種條 的運輸而傳播.病菌從傷口入侵,在皮層組織內(nèi)繁殖,刺激寄主病部細胞分裂增生而形成癌瘤. 癥狀 病害主要發(fā)生在根頸處,有時發(fā)生在主根,側(cè)根和地上部的主干,枝條上.初期生小瘤,后 增長到數(shù)厘米或更大,大瘤上再生小瘤,表面粗糙龜裂,深褐色,質(zhì)地堅硬,木質(zhì).影響干形,枝葉變 黃,進而枯死. 分布及危害 楊樹根癌病在東北,華北,華東的許多省,自治區(qū)和陜西,寧夏都有發(fā)生,以河北, 河南,山西危害嚴重.以毛白楊受害較重,歐美楊,鉆天楊,青楊,小葉楊受害輕. 防治方法 1. 嚴格實行苗木檢疫,無病區(qū)不宜從病區(qū)引入苗木. 2. 選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無病源的地塊做圃地,繁殖無病苗木. 3. 病圃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 50~100 g 硫磺粉或漂白粉;或用硫酸亞鐵,每畝 7.5~15 kg. 4. 病圃中用不易染病的樹種進行 2 年以上的輪作.如用沙蘭楊,北京楊與毛白楊輪作,可控制毛白楊 根癌發(fā)生. 5. 耕作中盡量保護樹根和根頸不受損傷,減少傷口. 6. 選用健康苗木嫁接,嫁接刀用 0.5%高錳酸鉀或 75%酒精消毒,避免接口與土壤接觸. 7. 挖除病株,徹底清除殘留組織并集中燒毀;對可疑苗木出圃前,用 1%硫酸銅溶液侵根 5 min,用清 水沖洗后栽植;病圃起苗后,應清除土內(nèi)殘留病根. 8. 國外報道,用秋水仙堿,青霉素,鏈霉素,土霉素粗制品作皮下注射或浸泡病根,對該病有治療作 用.對可疑苗木用 1%硫酸銅或 20%石灰乳,1%波爾多液浸根. |
上一篇:杜鵑葉腫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下一篇:臺風后盆栽花卉挽救技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