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樹黃化病發生規律和防治策略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32 |
香樟樹,它樹形優雅,葉色翠綠,四季常青,常用在城市行道樹和庭院綠化中。然而它喜酸怕堿的特性容易導致黃化病的發生。近些年,由于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舊城改造,使建筑廢棄料及很多有害物質進入土壤,造成了不適宜樟樹生長的堿性土壤環境,這就是目前樟樹黃化病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通過幾年的觀察和試驗研究,我們基本掌握了香樟樹黃化病的發生規律,并發現從根部土壤改良入手是徹底解決樟樹黃化病的有效方法,在實踐應用中要注意防治適期的把握,同時也要因地制宜地根據不同立地條件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一、香樟黃化病發生規律 1、 癥狀: 香樟樹黃化病表現在葉片由綠變黃、變薄,新葉比老葉嚴重,樹勢衰弱,開始多發生在樟樹頂端或外層,嚴重者葉片黃白色、質薄,葉片尖端部分壞死,容易受凍害,秋、冬季比春、夏季嚴重。隨病害進一步發展,新葉生長比正常樹推遲7--20天,葉片逐漸變小,樹冠 萎縮,部分枝條枯死,逐漸衰竭死亡。 2、 發生發展規律: 香樟樹黃化病屬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土壤條件不適宜,根際土壤中有效鐵含量偏低。病樹全年均表現黃化癥狀,幼樹與新移植3年內的香樟黃化比例較高,同一病株秋冬兩季黃化較重, 新葉黃化重于老葉。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病害發展演變過程: 香樟樹黃化病從開始發病到最后枯死,其病癥發展及演變過程一般表現為:發病第一年春季表現為葉片大小正常,葉色黃綠色;第一年秋季新葉葉片黃色,葉片變小,葉片尖端 部分枯焦;第二年新葉抽出比正常遲,葉片黃白色,葉片進一步萎縮,葉片數量減少,下半年部分枝條枯死;第三年春季,新葉不能抽出,整株枯死。由于立地條件的不同,病癥發展也不盡相同,有少部分病株表現為 急性發病,在兩年內發病死亡;也有少部分病株癥狀表現比較緩慢,發黃3-4年后才表現出嚴重癥狀;甚至個別病株在經歷幾年葉片黃化后自然好轉,推斷可能是堿性垃圾層比較薄,樟樹根系經過幾年的生長,穿過了堿性垃圾層,又扎根到良好土壤中。 二、香樟黃化病的防治適期 香樟黃化病是一種缺鐵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因此,補充有效鐵是治療香樟黃化病的一種有效方法,而且必須在新葉長出前補充。如果葉片新葉已經長出,再補充有效鐵,已發黃的葉片是很難恢復綠色的。 根據連續幾年的觀察,江蘇鎮江地區香樟樹一般每年出新葉4次:第一次在清明節前后,是一年中新葉片數量最多的一次,也是防治適期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第二次在5月中旬,葉片生長數量比較大,這一階段需要補充氮、磷、鉀等大量元素;第三次在7月上旬,這個階段氣溫高、蒸發量大,要注意抗旱;第四次在8月下旬,出新葉數量最少,但是這一階段可能會出現連續高溫干旱,應該注意及時抗旱,并結合抗旱追施些肥料和硫酸亞鐵液。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在使用以補充硫酸亞鐵液為主的防治方法時,一定要注意在新葉抽出前一周左右使用。由于已發生黃化的香樟樹新葉一般抽出時間比正常晚7—20天,因此,防治適期應根據病株新葉的情況而定。 三、香樟黃化病防治方法 香樟黃化病是堿性土壤環境造成的,根據我們幾年的試驗,根部土壤改良和增加有效鐵供給是預防和治療香樟黃化病的有效途徑。由于土壤堿性環境的改良進程比較緩慢,而且堿性物質分布不是很均勻,所以防治需要時間比較長,也許半年、一年或更長時間,務必堅持,直到恢復樹木的正常生長。對于已引起大量枯枝、落葉,樹勢衰落的黃化嚴重病株,最好的辦法是更換種植土并且更換苗木。對于不同立地條件和發病情況的香樟樹,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才能較好地預防和治療香樟黃化病的發生。 1、 種植前土壤處理 種植前應對該地區的土壤理化性質進行化驗分析,采取相應的 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種植土必須保證足夠的厚度,保證土質肥沃疏松,良好的透氣性和排水性。杜絕建筑渣土及其他有害成分進入種植土壤,如發現強酸性土、強堿土、鹽土、鹽堿土、粘土、沙土等,均應根據設計規定,引進良好種植土或采取改良土壤的技術措施 。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此外,如作為行道樹,道板磚空置的樹穴必須大,至少80*80cm以上,有條件的應該使用透氣路面磚。 2、 發病前開始預防 植物保護的工作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任何病蟲害都 適用這一原則,而且采取預防措施的經濟效益非常高,只需要少量的投入就可以防止黃化現象的發生。 如何確定哪些香樟將會發生黃化病呢?這一點對于預防工作很重要。通過幾年的細心觀察,我們發現:一般香樟樹黃化前一年,剛抽出的新葉片往往表現出顏色有點發紅(正常的應該是嫩綠色),這就提醒我們應該采取預防措施了。 香樟黃化病的主要預防措施有:結合日常養護管理,施用酸性肥料(有機肥、磷酸二氫鉀等),并加入2-3%硫酸亞鐵,10cm胸徑的200克左右;我們通過試驗研制出的香樟黃化長效型專用肥既是一種非常理想的預防性產品,10cm胸徑的香樟年施用2次長效專用肥,1-2年即可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 3、 發病早期及時防治 一旦發現香樟樹葉片開始發黃,就必須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 施。發病早期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進一步發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用防治方法是:施用酸性肥料加硫酸亞鐵,每10cm胸徑的300克左右,在每次出新葉前一周左右施用。提倡采用100-200倍液進行灌施,如天氣預報2-3天內有中等以上降雨,也可以采用穴施方法。高溫干旱的夏秋季,連續干旱時必須抗旱,可以一并加入酸性肥料和硫酸亞鐵。每年施肥6-8次,連續施用1-2年,絕大部分香樟黃化病即可得到很好的治療;少數病株因土中堿性垃圾比較少,施用半年即可恢復正常生長;也有少數病株因土中堿性垃圾太多,使用該方法不能完全治愈,只有采取換土、換苗的方法。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4、 發病中后期采取多種手段進行綜合防治 當香樟樹黃化程度比較嚴重,發病進入中后期時,樹勢已經很弱, 僅僅通過施用酸性肥料和硫酸亞鐵,不能快速有效地遏制衰退的樹勢,還必須輔以以下措施,進行綜合防治。 首先,繼續施用酸性肥料,補充有效鐵并改良土壤。針對黃化比較嚴重的病株,需要加大土壤改良的頻度,也就是縮短土壤改良措施的時間間隔,增加次數,達到快速改良的效果。但是要注意不能隨意增加用量,否則極易導致酸性太強灼傷根系。 其次,葉面噴施液肥,補充各種營養元素。由于黃化香樟的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植株缺乏營養,因此,通過葉面噴施液體肥料或樹干打孔高壓注射等方法可以快速補充各種營養元素。 再次,修剪掉部分枝條,緩解營養供給不足。就象大樹移栽需要修剪掉部分枝條一樣,黃化香樟因為根系活力下降甚至萎縮,也必須修剪掉部分根系,這樣可以集中營養供應剩下的枝條,緩解營養供給不足的局面。修剪量的大小要根據樹勢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病情嚴重的多剪,葉片多的少剪,葉片少的多剪。修剪的時間也要注意,最佳時間在冬季,一般結合冬季修整進行,特殊情況需要在夏秋季修剪的,要盡量保留功能葉片。冬剪時發現幾乎沒有葉片的病株,只要樹枝尚有活力跡象,可以采取磨頭的手段,保留幾大主干枝,進行短截,等來年萌生新芽。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因土壤改良的進程比較緩慢,土壤中的堿性垃圾的多少不盡相同,在治療過程中還必須貴在堅持。一般比較嚴重的病株需要堅持2-3年,第一年先控制病情進一步惡化,第二年逐步好轉,第三年基本恢復。如果第二年仍然沒有好轉跡象,或者繼續返黃,則說明地下的堿性垃圾太多,用這種方法不能解決問題,必須換土。 總之,香樟黃化病的防治要根據各個病株的不同立地條件和發病情況,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才能較好地預防和治療香樟黃化病的發生。 |
上一篇:如何防治杞柳跳甲 下一篇:松的主要病蟲害及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