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果象甲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32 |
核桃果象甲又名核桃長足象甲。屬鞘翅目、象甲科。 【分布及危害】核桃果象甲分布于河南、陜西、湖北、四川等省核桃產區,僅危害核桃。幼蟲蛀食果實、嫩枝、幼芽等,果實被害后,果內充滿棕黑色糞便,果仁被食,造成6—7月份大量落果,甚至絕收。 【形成特征】 成蟲 體長10毫米左右,黑褐色,略有光澤,密布棕色短毛。頭管較粗,密布小刻點。觸角膝狀,著生于頭管的1/2處。前胸背板密布黑色瘤狀凸起。鞘翅上有明顯的條件凹凸縱帶,鞘翅基部明顯向前凸出。 卵 長1.2—1.4毫米,橢圓形,半透明,初產時黃白色,孵化前黃褐色。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14—16毫米,彎曲,肥大。頭部棕褐色,其余部分淡黃色。 蛹 長約10毫米,初為乳白色,后變為黃褐色。 ![]() 【生活習性及發生規律】 每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樹干基部陽面的粗皮縫中或向陽處的雜草、表土層中越冬。翌年4—5月份,成蟲開始活動,上樹取食芽,以作補充營養。成蟲行動遲緩,飛翔力弱,有假死性,喜光,多在陽面取食活動。5月中旬前后開始交尾產卵。產卵前先在果面咬成約3毫米深的卵孔,然后產卵于孔口,再調頭用頭管將卵送入孔底,又用淡黃色的膠狀物將孔封閉。每果常產卵1粒。每頭雌蟲可產卵105—183粒,平均124粒。卵期3—8天。幼蟲孵出后蛀入果內。4—5月發生的幼蟲,在內果皮硬化前,主要取食種仁,蛀道內充滿黑褐色糞便,種仁變黑,果實脫落;7—8月發生的幼蟲多在中果皮取食,使果面留有條狀下凹的黑褐色蟲疤,種仁瘦小,品質下降。6月下旬開始化蛹,7月上中旬成蟲羽化后在樹上取食一段時間后,尋找場所越冬。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及時撿拾落果,并摘除樹上的被害果,集中處理,以消滅幼蟲、蛹和未出果的成蟲。也可在成蟲發生盛期振動樹枝,樹下鋪置塑料布,收集并處理落地成蟲。 2、藥劑防治 從成蟲出蟄盛期至幼蟲孵化盛期,是核桃果象甲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可用50%三硫磷乳劑1000倍液,或80%磷胺乳劑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或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等藥劑作樹冠噴霧。 3、生物防治 在藥劑防治適期用每毫升含孢量2億的白僵菌液噴霧,在相對濕度80%以上時,效果良好。另外,紅尾伯勞、寄生蠅和一些螞蟻是核桃果象甲訴天敵,應注意保護、招引和利用。 |
上一篇:杜鵑葉片背面有蟲要防治 下一篇:庭院花卉病害防治的一般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