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病害綜合治理主要依據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33 |
病害初侵染和再侵染 越冬后病原物對植物的侵染稱為初侵染,初侵染發病后產生的病原物再次或多次對植物的侵染均稱為再侵染。所有的病害都有初侵染,部分病害既有初侵染又有再侵染,甚至有多次再侵染。 (1) 初侵染來源:導致初侵染的病原體稱為初侵染來源。它們全部來源于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但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并不完全等于初侵染來源。例如,越冬的菌絲大都需要產生孢子才能侵染植物,才能成為初侵染來源。 另外,有的病原物可以多種形態越冬或越夏,其中一部分在侵染循環中不起作用,不能成為初侵染來源。例如,桃縮葉病菌既可以菌絲在病芽中越冬(夏),又可以芽殖孢子在枝干表面越冬(夏),到下一個生長季節,病芽中的菌絲不能產生孢子,不能成為初侵染來源,只有芽殖孢子才能夠成初侵染來源。 (2) 初侵染的時期:病害不同,初侵染的時期也不同。多數病害的初侵染時期比較集中,比較短,主要發生在春季或初夏。例如,梨黑星病發生在麥收前的幼葉和幼果期;梨銹病發生在氣溫較低的春季等。 有些病害的初侵染時期比較分散、比較長,幾乎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生初侵染。如果樹輪紋病,從落花后10天左右的幼果到成熟期的成果,病菌可以不斷侵染,但侵染來源全部來自越冬的病原物,全都是初侵染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另外,越冬病菌的壽命及其他特性、植物的階段抗病性及環境條件是影響初侵染時期的主要因素。例如,梨黑星病菌只能侵染展葉一個月內的幼葉;葡萄黑痘病菌只能侵害幼嫩的綠色組織,初侵染發生在開花前后;葡萄白腐病菌只能侵染老熟的組織,初侵染發生在果實膨大期以后。 (3) 再侵染的重要性:根據再侵染的重要性,可把為數眾多的果樹病害分成只有初侵染、沒有再侵染的單病程病害;雖有再侵染但比較次要的少病程病害;再侵染頻繁發生的多病程病害三類。 影響再侵染重要性的主要因素是病菌生長發育的特點和病害侵染過程的特點。 對于多數單病程或少病程病害來說,由于侵染次數少,侵染時期比較短而集中,只能能防治其初侵染,即可控制其為害,主要靠生長期藥劑防治就能取得良好的防效。但是,對于侵染時期很長的單病程病害來說,生長期化學防治次數多,投資大,應把防治重點放在休眠期,主要目標是盡量減少初侵染來源。 病菌數量大、病害潛育期短、再侵染次數多的病害,大都是流行性強、經濟造成巨大損失的重要病害,如梨黑星病、黑斑病,葡萄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等等。對這類病害來說,即要重視初侵染,更要重視再侵染,防治的難度比較大。 |
上一篇:懸鈴花病蟲害的防治 下一篇:病蟲害的無公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