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斑點病學名Phyllosticta magnoliae Sacc,又稱褐斑病、葉斑病,該病害主要侵害葉片,是一種常見病害,為害嚴重,發生嚴重時常引起大量落葉,影響植株光合作用。
癥狀 葉片受害初期,病葉有黃色至褐色圓點,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擴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大斑,有明顯的深褐色邊緣,中央為灰白色,并且著生許多黑色小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間可相互融合成不定形大型壞死害。發病嚴重的造成早期落葉。
病原 為Phyllosticta sp,分生孢子器褐色至黑褐色,初埋生在玉蘭表皮下,后外露,球形至燒瓶狀,大小85-112微米。分生孢子圓形至橢圓形,單胞五色,大小5-7×4-5(微米)。
發病特點 該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殘物上越冬,翌年溫濕度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8-9月為發病高峰期,土壤瘠薄、環境潮濕、管理粗放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保持土壤肥沃,提高植株抗病力。調節通風透光,雨季注意排水措施,保持適當溫濕度。及時清除病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菌源。
(2)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1:1:100倍式波爾多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常用藥劑 波爾多液、苯菌靈可濕性粉劑、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