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假尾孢褐斑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38 |
金銀花假尾孢褐斑病主要為害葉片。 癥狀 病斑生在葉的正背兩面,近圓形或角狀至不規則形,大小3~8mm。病斑擴展受葉脈限制多融合成大型斑塊。葉面病斑中間淺灰色至淺褐色或灰白色,邊緣具暗褐色細線圈,有黃色暈。葉背病斑淺灰色。忍冬生假尾孢引發的褐斑病葉面初生黃綠色至黃褐色圓形或近棱角形病斑,邊緣不明顯,大小2~lOmm,葉斑融合后多成棕色。濕度大時葉背長出褐色霉點。 病原 Pseudocercospora lonicerae Guo稱忍冬假尾孢和P.lonicericola(Yamam.)Deighton稱忍冬生假尾孢,均屬半知菌類真菌。前者子座球形,暗褐色,大小65~120μm,生在葉表皮下。分生孢子梗緊密簇生,淺青黃褐色,基部寬,直或稍彎曲,不分枝,頂部平截或鈍圓,具隔膜1~4個,大小15~96×3.2~5.5(μm)。分生孢子針形或圓柱形,淺青黃色,直立或非常彎曲,頂部鈍,具隔膜3~lO個,大小40~120×3.2~6.0(μm)。忍冬生假尾孢 菌絲由氣孔下的內生菌絲產生并從氣孔伸出,淺青黃色至青黃色,具隔,寬1.5~3.0μm。子座無或球形,褐色,直徑20.0~40.0μm。分生孢子梗少數從氣孔伸出,多數簇生于子座上,淺青黃褐色,寬度不規則,直立,彎曲至扭曲,不分枝,有時具齒突,不呈曲膝狀,頂部圓至圓錐形,0~3個隔膜,5.0~67.O×3.0~4.0(μm)。分生孢子倒棍棒形至圓柱形,近無色至淺青黃色,直立至中度彎曲,頂部近尖細至鈍,基部倒圓錐形平截至近平截,3~12個隔膜,30.0~110.0×2.5~4.0(μm)。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發病規律 病菌在病葉上越冬。該病多發生在忍冬生育的中后期,8~9月進入發病盛期。多雨、濕度大利于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發病重。 防治方法 (1)秋末冬初集中清除病落葉,減少越冬菌源。 (2)精心養護,增施有機肥,促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 (3)發病初期噴灑20%龍克菌懸浮劑600倍液或1∶1.5∶300倍式波爾多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從7月開始防治,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 |
上一篇:楊梅梢枯病綜合防治技術 下一篇:桃樹冠癭病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