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科苗木害蟲紅棕象甲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40 |
一:紅棕象甲介紹 學 名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 異 名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Fabricius 英文名稱 red palm weevil 分類地位 鞘翅目Coleoptira象蟲科Curculionidae棕櫚象屬Rhynchophorus[1] 寄主植物:加拿利海棗、大王椰子等大部分棕櫚科植物,甘蔗、龍舌蘭。 為害癥狀:幼蟲鉆進樹干內部,取食柔軟組織,使樹干成僅殘留破碎纖維的空殼。莖桿頂端漸次變細,葉色變黃,樹冠縮小,生長勢衰弱,受害株初期表現為樹冠周圍葉片黃萎,后擴展至中部葉片枯黃,受害嚴重的植株可導致死亡。 目前,我國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福建、臺灣、上海、四川等省區均發現有此蟲為害,國外的大部分棕櫚產區也都有此蟲危害。 二、生物學特性及為害 紅棕象甲1年大約發生3代,從卵到成蟲的歷期為45-68天,雌蟲的發育歷期比雄蟲長。幼蟲共9齡,成蟲壽命變化較大,雌蟲為39-72天,雄蟲為63-109天。紅棕象甲成蟲白天不活躍,通常隱藏在葉腋下,只有取食和交配時才飛出。一般羽化后即可交尾,交尾發生多次。雌蟲通常在幼年椰樹上產卵,卵散產,一處一粒,產卵時將長且銳利的產卵器深深插入植株組織中。有時也將卵產于葉柄的裂縫或組織暴露部位,還經常在由犀甲造成損傷的部位產卵。卵單產,單雌產卵量為162-350粒,產卵期為33-70天。卵孵化率為85.2-93.9%,前7天產的卵均可孵化,49天后產的卵均不能孵化。初孵幼蟲取食植株多汁部位,并不斷向深層部位取食,在樹體內形成縱橫交錯的邃道。老熟幼蟲用吃剩的植株纖維結繭,繭呈圓筒狀,結繭需要2-4天,然后就在繭中化蛹。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為了防治紅棕象甲,各地可謂想盡辦法,有物理的,有化學的,但最終都未能解決根本問題,可謂防不勝防,特別是如下幾個防治難點: 1.隱蔽性 紅棕象甲大多從生長點侵入危害,蛀食,造成隧道,導致被害組織很快壞死腐爛。而不少棕櫚科植物在葉片發黃前很難發現被危害,一旦發現心葉發黃枯死,生長點及附近的莖干已壞死腐爛,嚴重時已無法挽救。 2.難度大 有不少棕櫚科植物長得比較高大,而危害部位多在生長點,噴藥時操作難度大,灌藥防治難度更大。 3.藥物難滲透 紅棕象甲在化蛹前結繭,繭很厚,加上其在蛀食棕櫚科植物時排出樹屑、蟲糞等堵住洞口,灌藥時藥液很難滲透到蟲繭并浸泡蟲蛹,因而紅棕象甲的蛹還能存活,下一代又造成危害。 三:最新解決方案 1、紅棕象甲誘捕器是一種高效的捕捉昆蟲陷阱,是通過仔細觀察紅棕象甲的取食、產卵習慣后設計制作的。通過散發一種有效的聚集素來吸引棕櫚科植物的紅棕象甲成蟲,從而達到捕獲的目的,在蟲情高峰之前就能輕易發現它們,并能很快采取相應的對策以便有效地對抗它們的危害。紅棕象甲誘捕器也能有效降低紅棕象甲種群密度,是綜合防治紅棕象甲的有效措施之一。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使用方法 ① 解開誘捕器固定繩,用一80-100cm的鐵絲或繩子穿過誘捕器上側兩孔并固定。 ② 把塑料瓶對準最下一層漏斗凹槽,逆時針旋轉2cm,讓塑料瓶嵌入漏斗。 ③ 把紅棕象甲誘芯U形插入第2或第3層漏斗邊緣的兩孔,并剪開誘芯一側。 ④ 把誘捕器掛在苗木田間,掛的高度以苗木高度為準,一般為1.5-2m。 ⑤ 重點、主要治理區每1畝掛設一個;一般治理區每5畝掛設一個,以苗圃外圍密,中間稀的原則。 ⑥ 后期的管理: a、定時檢查誘捕蟲數,作記錄可了解當地成蟲的發生期、高峰期。 b、在一固守位置5-10天未捕到成蟲時,可移動誘捕器,誘捕器裝滿蟲時需清理。 c、誘芯每50-60天更換一次,福建漳州地區3月-11月都有成蟲活動,其他地區根據氣候及成蟲活動時間投放誘芯。 四、產品應用特點與前景: 1:紅棕象甲成蟲有一定的飛行距離,同區域一起掛設誘捕器誘捕,做到群防群治,效果更顯著。 2:少量使用可監測蟲情,大范圍使用降低蟲口密度。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結合誘捕器對誘捕的成蟲接種寄生生物,如寄生蜂、病原菌、病毒,重新放回,引起種群感染,起到徹底防治的目的,是將來研究的方向。(來源:中國園林網) |
上一篇:一月份園林植物病蟲害測報與防治 下一篇:非洲茉莉常見病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