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紋天蛾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41 |
雀紋天蛾(Teretra japonica),屬鱗翅目天蛾科。別名日斜天蛾、小天蛾、葡萄斜條天蛾、爬山虎天蛾。 分布與為害:分布于東北、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安徽、長江流域、臺灣等地。幼蟲為害葡萄、蛇葡萄、常春藤、白粉藤、虎耳草、麻葉繡球、大繡球、爬山虎、繡球花等植物的葉。 為害狀:低齡幼蟲食成缺刻與孔洞,稍大常將葉片吃光,殘留葉柄和粗脈。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27-38毫米,翅展59-80毫米,體綠褐色,體背略成棕褐色。頭、胸部兩側及背部中央有灰白色絨毛,背線兩側有橙黃色縱線;腹部兩側橙黃色,背中線及兩側有數條不甚明顯的灰褐至暗褐色平行的縱線。觸角短櫛狀,淡灰褐色;復眼赤褐色。前翅黃褐色或灰褐色微帶綠,后緣中部白色;中室上有1個小黑點;翅頂至后緣有6-7條暗褐色斜線,上面1條最顯著,第2與第4條線之間色較淡;外緣有微紫色的帶。后翅黑褐色,臀角附近有橙黃色的三角形斑;外緣灰褐色,有不明顯的黑色橫線;緣毛暗黃色。 卵:短橢圓形約1.1毫米,淡綠色。 幼蟲:體長70毫米,有褐色與綠色兩種色型。褐色型:全體褐色,背線淡褐色,第2腹節以后不明顯;亞背線色濃,后部色較深,于尾角兩側相合;后胸亞背線上有1黃色小點;第1、2腹節亞背線上各有1較大的眼狀紋,中心部為赤褐色圓點,外轉黃色,外廊黑褐色,第1腹節者較大;第3腹節亞背線上有1稍大的黃色斑紋,其外廊略呈紫褐色;第1-7腹節兩側各有1條暗色向后方伸的斜帶;尾角細長而彎曲,赤褐色,上面微帶黑色。胸足赤褐色。綠色型:全體綠色,背線明顯,亞背線白色,其上方濃綠色,其他斑紋同褐色型。初齡幼蟲全體綠色,頭部長三角形,尾角長大,褐色。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蛹:長36-38毫米,茶褐色,被細刻點。第1、2腹節背面和第4腹節以下的節間黑褐色;臀刺較尖黑褐色。氣門黑褐色。 生活史及習性:1年1代,以蛹于土中越冬。次年6-7月羽化,成蟲晝伏夜出,黃昏開始活動,喜食花蜜,有趨光性。卵散產于葉背。幼蟲孵化后取食葉肉成孔洞,稍大食成缺刻,隨幼蟲生長而常將葉片吃光、殘留葉柄;白天靜棲枝或葉柄上,夜晚活動取食。幼蟲為害期為7-8個月。老熟后潛入表土層化蛹,以5-10厘米深土層內為多。 防治方法: 1.挖除越冬蛹。結合冬季埋土和春季出土挖除越冬蛹。 2.捕捉幼蟲。結合夏季修剪等管理工作,尋找被害狀和地面蟲糞捕捉幼蟲。 3、誘殺成蟲。利用成蟲具有趨光的特性,在成蟲盛發期懸掛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捕成蛾。 4.結合防治其他病蟲時,混用敵百蟲、敵敵畏、40%樂斯本乳油l500倍液等藥劑,進行噴施。 5.幼蟲易患病毒病,在田間取回自然死亡的幼蟲,制成200倍液噴布枝葉。 |
上一篇:劍麻莖腐病防治 下一篇:新疆紅棗介殼蟲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