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鳳蝶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43 |
柑桔鳳蝶別名花椒鳳蝶、黃鳳蝶、桔鳳蝶、黃菠蘿鳳蝶、黃聚鳳蝶。 學名 Papilio xuthus Linnaeus 目 鱗翅目 科 鳳蝶科 寄主 柑桔、枸桔、黃蘗 花椒、吳茱萸、佛手、積殼、山椒、柑桔、黃梁、黃菠蘿等。 為害特點 幼蟲食芽、葉,初齡食成缺刻與孔洞,稍大常將葉片吃光,只殘留葉柄。苗木和幼樹受害較重。 分布范圍 除新疆未見外,全國各省均有分布。 外形特征 成蟲有春型和夏型兩種。春型體長21—24mm,翅展69—75mm;夏型體長27—30mm,翅展91—105mm。雌略大于雄,色彩不如雄艷,兩型翅上斑紋相似,體淡黃綠至暗黃,體背中央有黑色縱帶,兩側黃白色。前翅黑色近三角形,近外緣有8個黃色月牙斑,翅中央從前緣至后緣有8個由小漸大的黃斑,中室基半部有4條放射狀黃色縱紋,端半部有2個黃色新月斑。后翅黑色;近外緣有6個新月形黃斑,基部有8個黃斑;臀角處有1橙黃色圓斑,斑中心為1黑點,有尾突。卵 近球形,直徑1.2—1.5mm,初黃色,后變深黃,孵化前紫灰至黑色。幼蟲 體長45mm左右,黃綠色, 后胸背兩側有眼斑,后胸和第1腹節間有藍黑色帶狀斑,腹部4節和5節兩側各有1條藍黑色斜紋分別延伸至5節和6節背面相交,各體節氣門下線處各有1白斑。臭腺角橙黃色。1齡幼蟲黑色,刺毛多;2—4齡幼蟲黑褐色,有白色斜帶紋,蟲體似鳥糞,體上肉狀突起較多。蛹體長29—32mm,鮮綠色,有褐點,體色常隨環境而變化。中胸背突起較長而尖銳,頭頂角狀突起中間凹入較深。黃綠色,后胸背兩側有眼斑,后胸和第1腹節間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發生規律 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年生3代,江西4代,福建、臺灣5—6代,以蛹在枝上、葉背等隱蔽處越冬。浙江黃巖各代成蟲發生期:越冬代5—6月,第1代7—8月,第2代9—10月,以第3代蛹越冬。廣東各代成蟲發生期:越冬代3—4月,第l代4月下旬至5月,第2代5月下旬至6月,第3代6月下旬至7月,第4代8—9月,第5代10—11月,以第6代蛹越冬。成蟲白天活動,善于飛翔,中午至黃昏前活動最盛,喜食花蜜。卵散產于嫩芽上和葉背,卵期約7天。幼蟲孵化后先食卵殼,然后食害芽和嫩葉及成葉,共5齡,老熟后多在隱蔽處吐絲作墊,以臀足趾鉤抓住絲墊,然后吐絲在胸腹間環繞成帶,纏在枝干等物上化蛹(此蛹稱縊蛹)越 冬。天敵有鳳蝶金小蜂和廣大腿小蜂等。 防治方法 (1)捕殺幼蟲和蛹。(2)保護和引放天敵。為保護天敵可將蛹放在紗籠里置于園內,寄生蜂羽化后飛出再行寄生。(3)藥劑防治。可用每克300億孢子青蟲菌粉劑1000一2000倍液或40%敵·馬乳油1500倍液、40%菊·殺乳油1000—15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800—1000倍液、10%溴·馬乳油2000倍液、80%敵敵畏或50%殺螟松或馬拉硫磷乳油等1000—1500倍液,于幼蟲齡期噴灑。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江蘇寶應:引進10萬“生物兵”護楊樹 下一篇:枸杞28星瓢蟲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