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葉菊春季常見病害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44 |
一、瓜葉菊白粉病 發病癥狀 白粉病是瓜葉菊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可對植株的葉片、枝條、嫩芽和花蕾造成侵染。發病初期,被侵染處表面會著生白粉狀不規則圓斑,以后逐漸擴散并著生黑色小顆粒,最終各圓斑連接到一起,使白粉覆蓋全葉,造成葉片扭曲、卷縮和干枯,花蕾不能開放,或出現畸形花。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葉、病殘體上越冬,氣溫高,濕度大,不通風的條件下易發生此病。此病發生勢頭較猛,且發病規模大。病菌借空氣流動和澆水時隨水珠飛濺起傳播。在溫室內全年均可發病。 防治方法 1、增加光照時間,加強通風,禁止噴淋; 2、保持適當的株行距; 3、及時將病枝剪除并集中燒毀; 4、減少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鉀肥; 5、如有發生可噴施25%粉銹寧可濕性顆粒1500倍液,每7天一次,連續噴3-4次;或用50%多菌靈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顆粒1000倍液交替噴霧,每周一次,連續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二、瓜葉菊灰霉病 發病癥狀 灰霉病對瓜葉菊的葉、莖、花朵或花柄造成侵染,發病初期受害部位有水漬狀褐色斑塊,發病后期在濕度較高時,會出現軟腐并著生有灰霉層,莖會折倒,花瓣、花梗也出現褐色軟腐。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在腐爛病殘體上生存,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通過空氣和飛濺的水珠傳播。溫室內溫度在15-20℃時,高濕和通風不良情況下極容易發生此病。 防治方法 1、加強通風透光,發病后禁止噴淋; 2、及時摘除病葉、病枝和病花,并集中進行銷毀; 3、如有發生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顆粒1500倍液噴霧,每7天一次,連續噴2-3次;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顆粒1000倍液進行噴霧,每10天一次,連續噴3-4次。 三、瓜葉菊黑斑病 發病癥狀 主要侵染瓜葉菊的葉片,嚴重時也侵染花蕾和花瓣。發病首先從葉緣起,初期病斑內呈黑色,以后逐漸呈多邊形并向葉片中上部發展,變為灰黑色,病斑外圈會呈現出褪綠斑紋,在高濕條件下,病斑上會覆蓋有黑色霉層。 苗木網,m.cqhuayin.com 傳播途徑 病菌在土壤內和病株殘體上越冬,借澆水傳播,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溫室內全年可發病,高溫高濕和密不通風的情況下尤為嚴重。 防治方法 1、加強通風透光,控制好溫度和濕度; 2、及時摘除病殘體,集中燒毀; 3、如有發生可噴施70%甲基托布可濕性顆粒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顆粒500倍液,每7天一次,連續噴2-3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四、瓜葉菊白斑病 發病癥狀 主要侵染葉片。多在開花期發病,首先侵染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初期呈水漬狀小斑塊,后逐漸擴大成2厘米左右的近圓形斑塊。病斑中央灰白色,周圍為黑褐色,發病后期,病斑會擴展為不規則狀斑塊,濕度高時病斑表面著生有黑色霉層,并逐漸干枯破裂。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病菌以分生孢子借空氣和澆水時傳播。在密不通風和高溫高濕的情況下極容易發病。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 1、加強通風,控制濕度,禁止噴淋; 2、及時剪除病殘體并集中進行銷毀; 3、適當增加磷鉀肥的用量,增強長勢,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從花蕾吐色起,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顆粒500倍液噴施進行預防,每15天一次;如有發病,可用59%速克靈可濕性顆粒1000倍液噴霧,每7天一次,連續噴3- 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
上一篇:微紅梢斑螟防治 下一篇:藏紅花腐爛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