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流膠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45 |
桃樹流膠病 【癥狀特點】 主要危害枝干。被害枝干外觀現浮腫狀皰斑,皮層變褐壞死,其下充滿粘稠膠液,木質部亦變褐。在水濕充足時,皰斑吸水膨脹,皮層開裂翻轉,并滲出卷條狀或珠狀膠液。有的患部連合成潰瘍狀斑塊;有的患部表面散生針頭大的小黑粒(病菌子囊殼)。嚴重發病時,枝干外觀滿目瘡痍,輕則削弱樹勢,影響產量,重則致枝干甚至全株死亡。 【病原及發病特點】引致桃樹流膠病的病原頗為復雜,包括因霜凍、機械傷、栽培管理不善等因素導致樹體生理失調的非侵染性流膠;由病原真菌侵染引致的侵染性流膠;以及由生理性與病理性相結合引致的流膠。侵染性流膠由子囊菌亞門真菌包括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 eriaribis]、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pruni]、葫蘆孢菌[Cucurbitaria sp.]等單獨或混合侵染所引致。溫暖潮濕的天氣、肥水管理不善的園圃和蟲傷口多的植株皆有利發病。品種間抗性差異尚不明確。 【防治方法】(1)整治排灌系統,雨后清溝排漬降濕,實行配方施肥,抓好病蟲兼治以增強樹勢。(2)結合修剪清園,改善園圃通透性,清除病殘物燒毀,并隨即地面樹上噴施30%氧氯化銅+80%敵敵畏(1∶1)600~800倍液1次。(3)于新梢抽出期始,連續交替噴藥保護(菊酯類殺蟲劑2 000~3 0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或30%氧氯化銅或77%可殺得或50%退菌特600倍液)4~6次,視天氣7~15天1次,前密后疏,噴勻噴足。 |
上一篇:花卉病害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旱金蓮花葉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