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病是月季的主要病害之一,月季銹病菌為害月季的芽、葉片、嫩枝、葉柄、花托、花梗、花和果等部位。以葉和芽上的癥狀最明顯。春季萌芽期,病芽基部腫大,在1-3層鱗片內長出大量桔紅色粉狀物,象朵小黃花;有的彎曲呈畸形,15-20天后枯死。嫩葉受害后,先在葉正面上,叢生黃色小點狀孢子器,后在葉背面生成桔紅色孢子堆。秋季腋芽被菌侵染后,經越冬多枯死。 發(fā)病初期,葉片背面出現(xiàn)黃色稍隆起的小斑點、逐漸擴大后突破下表皮散出桔紅色粉末,即病菌銹孢子堆。直徑0.5-1.5毫米,病斑外圍往往有褪色環(huán)圈。葉片正面則生有橙黃色小皰斑,即病菌性孢子器。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葉背面又產生稍呈多角形較大的病斑,約3-5毫米,并生有銹色粉狀物,即病菌夏孢子堆。秋末后葉背上又產生棕黑色粉狀物,即病菌冬孢子堆。嫩枝和果實受侵染,病斑明顯地凸起,圓形或長橢圓形。 月季銹病是由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銹菌目、柄銹菌科、多孢銹菌屬的短尖多胞銹菌和薔薇多孢銹菌侵染引起的。病菌產生五種類型的孢子,即性孢子、銹孢子、夏孢子和冬孢子,銹孢子器在葉背堆聚成桔紅色粉狀物,周圍有側絲,裸生。銹孢子串生,夏孢子堆生,周圍有棒狀鍘絲,冬孢子椎黑色,散生裸露。而冬孢子萌發(fā)產生擔子孢子,這些孢子都有不同形態(tài)、功能和侵染傳播能力。 苗木網,m.cqhuayin.com 銹病能使葉片枯黃早落,直接影響月季的正常生長,被侵染的植株,春天新芽初放時,表面布滿鮮黃色粉狀物,隨后被侵染的葉片正面出現(xiàn)褪綠的黃色小斑點,葉背產生橘黃色粉堆,最后變成黑的小粉堆,不同時期的發(fā)病部位出現(xiàn)的粉堆分別為銹病的銹孢子、夏孢子及冬孢子。病菌在病株和落葉上越冬,到了春暖花開又多雨時,便借氣流傳播。月季銹病菌以菌絲或冬孢子在病芽,病枝葉上越冬。次春3月下旬,病芽萌發(fā)時即開始發(fā)病,產生夏孢子,并向葉面上傳播侵染。夏孢子可多次產生,重復擴大侵染,潛育期最短7天。每年4月下旬葉片開始發(fā)病。5月下旬至7月初為發(fā)病盛期。8月可旬。平均氣溫在27度以上,病害不發(fā)展,28度以上的氣溫,夏孢子不萌發(fā)。9月可旬以后,僅腋芽發(fā)病。雨水多而均勻的年份,發(fā)病則重。 次年冬孢子萌發(fā)出擔孢子,侵入植株產生性孢子和銹孢子,銹孢子再侵染產生夏孢子,夏孢子由氣孔侵入,風雨傳播,在生長季節(jié)進行反復侵染,擴展為害。冬孢子生長發(fā)育最適溫度為18攝氏度,銹孢子最適為10-21攝氏度,夏孢子最適為19-27攝氏度。一般秋雨多,春季病芽率高;春雨多,則病葉率高。夏季溫度高或冬季溫度低。寒冷時間長,病害發(fā)生一般不太嚴重,若四季溫暖、多雨、多露霧的年份,夏孢子可終年生長侵染,病害則發(fā)生嚴重。品種間以重瓣紅玫瑰,甘肅小葉玫瑰最感病,而北京單瓣紅玫瑰、白玫瑰、蘇聯(lián)香水玫瑰等較抗病。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 1、結合清理建園和修剪,去掉病枝、病葉和病芽,掃除田間落葉,集中燒毀。溫室注意通風,保持干燥 2、時摘除病芽,在3月下旬至4月可旬檢查,發(fā)現(xiàn)病芽要立即摘除切毀。一般病芽率不到0.5%,摘除后即可防止孢子擴散。 3、適當增施鈣、鉀、磷、鎂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4、4月上旬或8月下旬兩次發(fā)病盛期前,噴藥1-2次,可控制病害發(fā)展。可選用50%百菌清6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或50%福美雙500倍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者噴施50%代森鋅錳600倍液;50%代森銨1000倍液;20%瑞毒素4000倍液;1%波爾多液;500倍硫磺合劑。發(fā)病期間噴灑25%粉銹靈1500倍液或50%二硝散可濕粉劑200倍液或75%氧化萎銹靈乳劑3000倍液。在生長期間,噴灑15%粉銹寧1000倍液,每隔兩周噴灑一次,連續(xù)噴2至3次,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在春季發(fā)芽前噴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在發(fā)病初期噴0.2石硫合劑,預防病害發(fā)生。此外,以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萎銹靈可濕性粉劑600至1000倍液噴灑病株,也有較好的效果。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