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蓮潛葉蛾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52 |
旱金蓮潛葉蛾是旱金蓮主要害蟲之一,以幼蟲潛蛀入植株的新梢、嫩葉內,在上下表皮的災層內形成迂回曲折的蟲道,使整個新梢、葉片不能舒展,并易脫落;嚴重時,可使秋梢全部枯黃。 發生規律 一年可發生10代左右,以蛹和幼蟲在被害葉上越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蟲開始危害,7-9月是發生盛期,危害也嚴重。10月份以后發生最減少。完成一代需20多天。成蟲大多在清晨羽化,白天棲息在葉背及雜草中,夜晚活動,趨光性強。交尾后于第二至第三天傍晚產卵,卵多產在嫩葉背面中脈附近,每葉可產數粒。每頭雌蟲可產卵40-90粒,平均60粒左右。幼蟲孵化后,即由卵底面潛入葉表皮下,在內取食葉肉,邊食邊前進,逐漸形成彎曲蟲道。成熟時,大多蛀至葉緣處,蟲體在其中吐絲結薄繭化蛹,常造成葉片邊緣卷起。苗木和幼齡樹,由于抽梢多而不整齊,適合成蟲產卵和幼蟲危害,常比成年樹受害嚴重。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杜絕蟲源,防止傳入;結合冬季修剪,剪除被害枝葉并燒毀。 (2)藥劑防治:成蟲羽化期和低齡幼蟲期是防治適期,防治成蟲可在傍晚進行;防治幼蟲,宜在晴天午后用藥?蓢娛10%二氯苯醚菊酯2 000~3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 500倍液,或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殺蟲和殺卵效果均好),或25%兩維因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或5%吡蟲啉乳油1 5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 |
上一篇:根部嚴重失水營養跟不上 給梧桐樹“打吊針” 下一篇:華山松病蟲害防治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