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褐麻斑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6:57 |
獼猴桃褐麻斑病(Yangtao Pseudocercospora leaf spot) 癥狀 此病從春梢展葉至深秋都可發生。初在葉面產生褪綠小污點,后漸變為淺褐色斑。病斑圓形、角狀或不規則形,形態和大小都較懸殊,寬2.0~18(mm),葉面斑點褐色、紅褐色至暗褐色,或中央灰白色,邊緣暗褐色,外具黃褐色暈,葉背斑點灰色至黃褐色。 病原 Pseudocercospora hangzhouensis Liu & Guo 稱杭州假尾孢、屬半知菌類真菌。異名有P. actinidicola。子實體生在葉兩面。子座近球形,暗褐色,直徑10~70(μm)。分生孢子梗緊密簇生在子座上,近無色至淺青黃褐色,寬不均勻,不分枝或偶分枝,0~2個曲膝狀折點。分生孢子窄倒棍棒形至線形,近無色至淺青黃色,直立或彎曲,頂部尖細,基部倒圓錐形,具隔膜2~11個,大小40~80×2~4(μm)。除為害獼猴桃外,還為害多種獼猴桃屬植物及臺灣楊桃等。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原以菌絲、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地表病殘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出新的分生孢子,借風雨飛濺到嫩葉上進行初侵染,繼而從病部長出孢子梗,產生孢子進行再侵染。高溫高濕利于病害發生,貴州和鄰近省的一些果園,5月中下旬始見病癥,6~8月上旬達危害高峰。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高溫干燥,不利病菌侵染,但老病葉枯焦和脫落現象較嚴重。 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1)冬季徹底清園,將修剪下的枝蔓和落葉打掃干凈,結合施肥埋于坑中。此項工作完成后,將果園表土翻埋10~15(cm),使土表病殘葉片和散落的病菌埋于土中,不能侵染。 (2)清園結束后,用波美5~6度的石硫合劑噴霧植株,殺滅藤蔓上的病菌及螨類等細小害蟲。 (3)發病初期用70%代森錳鋅、5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樹冠,隔10~15天一次,連噴3~4次,控制病害發生和擴展。2~8月,噴1:1:100倍式波爾多液,減輕葉片的受害程度。 |
上一篇:紅松落針病 下一篇:大花惠蘭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