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常見害蟲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6:57 |
苧麻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也稱白葉苧麻。常見受以下害蟲危害, 1.苧麻夜蛾俗稱搖頭蟲、擺頭蟲。在我省一年發(fā)生3代。幼蟲分別在5月中旬至6月E旬、7月上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危害麻葉。苧麻夜蛾成蟲是一種褐色蛾子,老熟幼蟲有黃色帶黑線、黑色帶黃線、淡綠色帶紅線等體色,頭部呈紅色或棕黃色。蛹茶褐色,卵扁圓形米黃色。苧麻夜蛾是一種暴食性害蟲,大發(fā)生時,局部田塊的I1 片在7天內(nèi)能被其取食而光。它還可危害黃麻和大豆。幼蟲受驚后,常搖頭不止,土故稱搖頭蟲。老熟幼蟲在麻蔸附肥 近枯枝落葉內(nèi)化蛹。 2.黃蛺蝶俗稱麻毛蟲。一年保 發(fā)生2代。以幼蟲危害麻葉,一條= 老齡幼蟲在24小時內(nèi)可取食麻葉一 5片~8片。卵產(chǎn)于葉背豎立成塊,每塊卵100粒~20HD粒,最多達560多粒, 卵期8天~l0天孵化為幼蟲,群集麻葉危害。成蟲飛翔力差,易于捕捉。幼蟲在麻田雜草和土壤中越冬。 3.苧麻天牛其幼蟲俗稱鉆心蟲、蛀蔸蟲、吃根蟲。苧麻天牛一年發(fā)生一代。以幼蟲在麻蔸內(nèi)越冬,幼蟲在3月份化蛹,4月中旬至5月下旬羽化為成蟲,5月中旬至6月上旬產(chǎn)卵,6月上旬至7月上旬孵化。幼蟲孵化后,開始在麻莖皮骨之間危害,以后逐漸侵入莖髓部,并向下侵入龍頭根和扁擔根內(nèi),蛀食麻蔸。麻蔸受其危害后,傷口又極易遭受到根腐線蟲病和白紋羽病的侵害,更加速了麻蔸敗蔸導致大減產(chǎn)。成蟲食害苧麻葉柄和嫩梢,被害梢部常呈黃褐色斑點或被咬斷,麻葉萎蔫,使麻株停止生長或發(fā)生分枝,影響產(chǎn)量和纖維品質(zhì)。 999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4.赤蛺蝶俗稱麻卷葉蟲。一年發(fā)生4代。以幼蟲卷食苧麻上中部葉片,葉片被食成網(wǎng)狀,但很少危害下部葉片。嚴重時葉片翻卷,麻園成團變成白色。還可危害黃麻。以成蟲在草叢中越冬,次年4月出來產(chǎn)卵于麻葉背面,一葉產(chǎn)卵一二粒,5月中下旬,田問幼蟲較多,危害重。防治方法:①清除麻園四周雜草:減少蟲源。在每季麻收獲后,將麻骨、麻葉、麻皮、麻殼全部返回麻地漚腐結(jié)合追肥、抗旱,把呋喃丹、米樂爾混入后澆蔸,以殺滅天牛幼蟲。②利用害蟲的群集性:在產(chǎn)卵化蛹、越冬等階段,進行人工捕殺幼蟲。及時摘除卵塊和初孵幼蟲的葉片燒毀或深埋。收獲時留下幾株誘蟲或堆放幾堆青草誘蟲,集中殺滅。③利用燈光誘殺:在傍晚利用黑光燈在悶熱無風的天氣誘殺成蟲有利于減少卵源基數(shù),對誘殺苧麻天牛和苧麻夜蛾成蟲的效果好。④藥劑防治:抓住幼蟲3齡期前進行藥殺。每667平方米可用25%殺蟲雙水劑 |
上一篇:天竺葵環(huán)斑病防治方法 下一篇:菊花缺錳癥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