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小菌核葉腐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01 |
【癥狀特點】藕小菌核葉腐病主要侵染浮貼水面的葉片。葉片病斑近圓形至不定形,黑褐色至黑色,壞死部分易脫落成葉片穿孔,被害浮葉外觀呈破爛狀。后期斑面上或穿孔斑的邊緣,可見蛛絲狀菌絲以及由菌絲糾結而成的白色絨球狀菌絲團(幼嫩菌核)和茶褐色菜籽狀菌核(老熟菌核)。菌絲、菌核皆為本病病征,是診斷本病的佐證。本病有的病斑呈“S”形如蚯蚓狀,與蓮搖蚊危害狀易混淆;病斑黑色濕腐狀又與葉疫病癥狀近似。診斷時應注意區分。 【病原及發病特點】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喜水小菌核菌〔Sclerotiumhydrophilum Sacc.〕。病菌以菌絲體和菌核隨病殘體遺落在藕塘中越冬。菌核借助灌溉水傳播,飄浮在水中,接觸蓮藕浮葉后萌發侵入致病。發病后病部產生的菌絲菌核又不斷進行再侵染而使病害蔓延。本病在氣溫較高的季節多發生。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情況不明。 【防治方法】尚無成熟的防治經驗,建議在發病嚴重的田塊,用噴施或潑澆法,施用5%井岡霉素水劑或可溶性粉劑500~1 000倍液,或20%氟紋胺(望佳多)可濕粉800~1 000倍液,或50%農利靈(乙烯菌核利)可濕粉1 000~1 3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1 0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濕粉500倍液。2~3次,隔7~15天1次,交替施用,前密后疏。如用潑澆法,上述藥液應加1倍,用水稀釋后施用,以策安全。在施藥前盡可能降低水位至淺水層,施藥24~48小時后回水恢復所需水位。 |
上一篇:瓜葉菊白粉虱防治方法 下一篇:觀賞鳳梨灰斑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