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細菌性穿孔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1 |
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初在葉上近葉脈處產生淡褐色水漬狀小斑點,病斑周圍有水漬狀黃色暈壞。最后病健交界處產生裂紋,而形成穿孔,孔的邊緣不整齊。
病原:Xanthomona campestris (Smith) Dovosen,稱黃色單胞菌屬甘藍黑腐黃單胞菌,屬細菌。菌體短桿狀,大小0.3-0.8×0.8-1.1微米,兩端圓,極生單鞭毛,無芽孢,有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病菌發育適溫24-28℃,最高38℃,最低7℃,致死溫度51℃。病菌在干燥條件下可存活10-13天,在枝條潰瘍組織內,可存活1年以上。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菌在被害枝條組織中越冬,翌春病組織內細菌開始活動,梅花開花前后,病菌從病組織中溢出,借風雨或昆蟲傳播,從葉片的氣孔、枝條的芽痕侵入,潛育期7-14天。春季潰瘍斑易干燥,外圍的健全組織很容易愈合,所以,潰瘍斑中的病菌在干燥條件下以10-13天即死亡。氣溫19-28℃,相對濕度70-90℃利于發病。該病一般于5月間出現,7-8月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石榴棉蚜 下一篇:荷花褐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