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粉虱又稱桔黃粉虱、桔綠粉虱、通草粉虱。
分布與為害 寄主植物常有柑桔、桂花、梔、柿、茶、油茶、栗、桃、女貞、丁香、常春藤、咖啡等。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為害特點 幼蟲主要為害春、夏梢,誘生煤病,嚴重時造成枯梢。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形態特征
成蟲:雌蟲體長1.2毫米,雄蟲1毫米左右,淡黃色,薄被白蠟粉。翅半透明,被有甚厚的白蠟粉而呈白色。復眼紅褐色。觸角7節。第3節比第4-5節之和長,雌蟲觸角第3-4節和第6-7節上環繞有帶狀突起(感覺器),雄蟲觸角除第1-2節外,各節均有帶狀突起。
卵:橢圓形,頂端稍尖,長約0.2毫米,淡黃色,殼面平滑,有光澤。有短柄附于葉背,初產時斜立,后漸下傾,幾乎平臥。
幼蟲:初孵時體扁平,橢圓形,淡黃色,體緣有17對小突起,上生剛毛;體緣還有放射狀白蠟絲,并隨蟲體增大而加長。成熟幼蟲體長0.7毫米,淡綠色。
蛹殼:扁平,近橢圓形,長1.3-1.6毫米,體側2/5的胸氣門處稍凹下,殼質軟而透明,成蟲未羽化前黃綠色,可透見蟲體,羽化后白色透明。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生活史及習性 柑桔粉虱在長江流域一年發生3-4代,華南可發生5-6代,一般以大齡幼蟲及蛹在葉背越冬。在江西南昌主要以幼蟲在秋稍葉背越冬。越冬代和第一、二代成蟲盛發期依次5月上旬、6月下旬和8月中旬。
成蟲白天活動,飛翔力弱。早晨氣溫低,大多群集在葉背不太活動,中午氣溫過高亦少活動,在7-8月以傍晚日落前后氣溫下降時活動最盛。喜在新梢嫩葉背面棲息和產卵,尤以樹冠下部和蔭蔽處的嫩葉背面產卵最多,在徒長枝和潛葉蛾為害的嫩葉上更多,葉面、老葉上極少產卵。卵散產,卵粒間有白粉。一片葉上產卵可多至100粒以上,每一雌蟲可產卵120多粒。有孤雌生殖現象,但其后代均為雄蟲。各代幼蟲孵化后分別在春、夏、秋梢嫩葉背面吸食為害。幼蟲有三齡,初孵幼蟲爬行短距離后即固定取食。 枝葉郁蔽陰濕,有利其繁殖和發生為害。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可參考煙粉虱的防治。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