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藍根霜霉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1 |
板藍根(常用別名:靛青根、藍靛根、大青根)是一種中藥材。中國各地均產。板藍根果莢發病嚴重,且苗期也經常有霜霉病為害。 癥狀:發病葉片在葉面出現邊緣不甚明顯的黃白色病斑,逐漸擴大,并受葉脈所限.變成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在相應的背面長有一層灰白色的霜霉狀物,即露在寄主體外的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病斑擴大變成褐色,葉色變黃,葉片干枯死亡。莖及花梗受害,常腫脹彎曲成龍頭狀。莖稈黑色有裂縫,病部亦有灰白色霜霉狀物,嚴重被害的植株矮化,莢細小彎曲,常未熟先裂或不結實。 病原菌:板藍根霜霉病菌(Peronospora isatidis)為鞭毛菌亞門、卵菌綱、霜霉目、霜霉菌科、霜霉菌屬真菌。孢囊梗一根至數根,叢生,自氣孔伸出,主梗(軸)較粗壯,基部膨大,叉狀分枝2~6次,頂枝(末枝)彎曲,孢子囊卵圓形或橢圓形。 浸染循環:霜霉病菌以菌絲體在寄主病殘組織中越冬。在田間生長的植株病組織越冬的菌絲體,于翌年春季天氣轉暖后從病部抽生孢囊梗及孢子囊,主要通過氣流傳播,引起再次浸染,擴大為害。田間植株發病后,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主要是溫、濕度)下,于病部不斷產生孢子囊,通過氣流傳播,造成重復浸染。 防治方法: 注意排水和通風透光;收獲后處理病殘株,減少越冬菌源;避免與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的作物連作或輪作;增強植株自身抗病能力病,向板藍根幼苗葉面上噴施藥材根大靈,促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病害流行期用1:1:(200~300)的波爾多液噴霧+新高脂膜防治。 苗木網,m.cqhuayin.com 1、田間診斷: 發病葉片在葉面出現邊緣不甚明顯的黃白色病斑,逐漸擴大,并受葉脈所限,變成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在相應的背面長有一層灰白色的霜霉狀物,即露在寄主體外的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濕度大時,病情發展迅速,霜霉集中在葉背,有時葉面也有。后期病斑擴大變成褐色,葉色變黃,葉片干枯死亡。莖及花梗受害,常腫脹彎曲成龍頭狀。莖稈黑色有裂縫,病部亦有灰白色霜霉狀物,嚴重被害的植株矮化,莢細小彎曲,常未熟先裂或不結實。 2、防治措施: ①注意排水和通風透光; ②收獲后處理病殘株,減少越冬菌源; ③避免與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的作物連作或輪作; ④病害流行期用1:1:200-300的波爾多液或用65%代森鋅600倍液噴霧。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應用5%百菌清粉塵劑噴粉,每畝用藥1公斤,或選用2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畝用藥液50-60升,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
上一篇:大麗花的蟲害防治 下一篇:草藥quot;露水草quot;如何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