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蟲害之梨莖蜂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1 |
梨莖蜂(學名: Janus piri)又叫折稍蟲、切芽蟲,為膜翅目,莖蜂科害蟲,是梨樹常見蟲害之一。 我國大部分梨區都有分布 為害特點: 當新梢生長至6~7厘米時,成蟲用鋸狀產卵器將新梢頂端鋸斷,僅剩皮層與枝相連,新梢萎蔫下垂,不久干枯脫落,形成枝橛。成蟲在斷梢部位以下約l厘米處產卵于皮層組織內,外表留下明顯的小黑點。幼蟲在被害梢內蛀食。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7~10毫米,翅展13~16毫米,體黑色,有光澤。觸角絲狀,黑色。口器、前胸背板后緣、中胸側板、后胸兩側及后胸背板后緣均為黃色。翅透明,翅脈黑褐色。足黃色,基節基部、腿節基部和附節均為褐色。雌蟲腹部末端的產卵器鋸狀。 卵為長橢圓形,白色,半透明,略彎曲。 老熟幼蟲白色,體長8~11毫米,身體略扁。頭淡褐色,頭、胸部略向下彎,尾端上翹。胸足極小,無腹足。 蛹為裸蛹,長約10毫米,初期為乳白色,漸變為黑色。 生活習性: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一年發生一代,多以老熟幼蟲在被害枝內越冬。3月上旬化蛹,下旬為化蛹盛期,4月間羽化梨新稍大量抽出為產卵盛期。成蟲產卵時,先用鋸狀產卵器將嫩稍4~5片葉處鋸傷,將卵產在傷口下2~4毫米處嫩組織里。幼蟲孵化后即向枝橛下方蛀食。幼蟲為害至6~7月份先后老熟,掉轉身體,頭部向上做繭休眠。 防治方法: 1.盡早剪除被害稍,剪稍部位須在產卵孔以下。 2.成蟲發生量大時,可于成蟲發生期(新稍長至5厘米左右時)噴藥防治成蟲。常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40.7%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 |
上一篇:安徽合肥:梧桐樹遭蟲害 粗樹干變“小蠻腰” 下一篇:溫室白粉虱防治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