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葉部主要害蟲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3 17:11 |
結(jié)合林業(yè)有害生物普查,我們對潛山縣楊樹食葉害蟲進行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我縣楊樹食葉害蟲主要為楊尺蛾、舟蛾、刺蛾類害蟲。 1楊尺蛾 楊尺蛾又名春尺蠖、沙棗尺蠖,發(fā)生期早,幼蟲發(fā)育快,食量大,常暴發(fā)成災,輕則影響林木生長,嚴重危害時引起枝梢干枯,樹勢衰弱,引起林木大面積死亡。 1.1形態(tài)特征 (1)成蟲。雌蛾體長7~19mm,無翅,體灰褐色,復眼黑色,觸角絲狀,腹部各節(jié)背面有數(shù)目不等的成排黑刺,刺尖端圓純,腹末端臀板有突起和黑刺列。雄蛾體長10~15mm,翅展28~37mm,觸角羽毛狀,前翅淡灰褐色至黑褐色,從前緣至后緣有3條褐色波狀橫紋。中間1條不明顯。 (2)幼蟲。體長22~40mm。老齡幼蟲灰褐色,腹部第二節(jié)兩側(cè)各有1個瘤狀突起,腹線均為白色,氣門線一般為淡黃色。 1.2生物習性 該蟲1年發(fā)生1代,以蛹在樹冠下土中越夏、越冬。第二年2月底或3月初,地表5~10cm處土溫0~C左右時成蟲開始羽化出土。雄蛾具有趨光性,多在夜間活動,白天靜伏在枯枝落葉和雜草間,已上樹的成蟲則藏在開裂的樹皮下、樹干斷枝處、裂縫中以及樹枝交錯的隱藏處。成蟲白天有明顯的假死性。卵多產(chǎn)在樹干1.5m以下的樹皮裂縫中和斷枝皮下等處,3月上中旬見卵,卵期13~30d。4月上中旬幼蟲孵化.幼蟲5齡,幼蟲期18~32d。5月中旬前后,老熟幼蟲陸續(xù)入土,入土后分泌液體,使四周土壤硬化而形成土室,在內(nèi)化蛹。蛹以樹冠下分布較多,蛹于次年春羽化。 999中國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1.3防治措施 (1)滅蛹。在蛹越夏、越冬期間,可深翻林地,將蛹鋤死或翻于地表,集中殺死。 (2)燈光誘殺雄成蟲。利用雄成蟲的趨光性,設置黑光燈誘殺雄蛾,并可據(jù)此測報蟲情。 (3)阻殺無翅雌成蟲。在樹干基周圍挖深、寬各約10cm環(huán)形溝,溝壁要垂直光滑,溝內(nèi)撒毒土(細土1份、混合殺螟松1份);20%殺滅菊酯乳油5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3.3倍液,用柴油作稀釋劑,將制劑在樹干lm處噴閉合環(huán);用20%殺滅菊酯或2.5%溴氰菊酯和柴油以1:21.3配比稀釋,將寬約5cm的牛皮紙浸入,取出晾干后,于上述樹干高度圍毒紙環(huán)。這些方法對羽化后無翅雌成蟲上樹均有良好的毒殺效果。 (4)藥劑防治。幼蟲危害時,對低矮幼樹可用機動噴霧器噴灑菊酯類殺蟲劑2000~3000倍液,對高大樹木,可打孔注藥毒殺。 2舟蛾類 舟蛾是一類種類眾多的重要食葉害蟲類群,常給楊樹帶來嚴重危害的有:楊小舟蛾、楊扇舟蛾、分月扇舟蛾和楊二尾舟蛾等。因楊樹舟蛾發(fā)生世代多、大齡幼蟲有暴食習性,輕則影響楊樹生長和產(chǎn)量,重則2~3d可將楊樹葉全部吃光,造成重大經(jīng)濟損失。 999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2.1生物習性 成蟲羽化后一般不需要補充營養(yǎng),不活躍,白天隱伏,到黃昏或夜間飛翔覓偶交尾,卵多散產(chǎn)或成塊產(chǎn)于嫩葉背面或枝條上。成蟲有趨光性和假死性。幼蟲一般有5齡,3齡以前大多群棲葉背剝食葉肉,食量很小,3齡以后其食量劇增,其中又以最后一齡的食量最大。根據(jù)幼蟲食性,防治舟蛾幼蟲一定要在3齡以前進行(見表1)。 2.2防治措施 (1)做好蟲情監(jiān)測和預測預報。各地必須落實好各級監(jiān)測人員,做到專職技術人員與兼職護林測報員相結(jié)合,定點、定時進行蟲情動態(tài)監(jiān)測,這是防治的前提和關鍵。 (2)人工殺滅越冬蛹。在全面、準確掌握第五代幼蟲發(fā)生地點、面積及越冬前后蛹密度的基礎上,利用冬春季節(jié)開展人工滅蛹工作,這是事半功倍的措施。 (3)藥物防治。對三至四年生幼樹,用25%滅幼脲懸浮劑1500倍液加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或用4.5%綠丹微乳劑1500~2000倍液,12%路路通乳油3000~4000倍液,0.2%阿維菌素2000~3000倍液等機噴。對樹高超過10m的大樹,可采用打孔注藥毒殺法,先在楊樹胸徑處用打孔機打孔,然后用20%久效磷可溶性粉劑或40%氯化樂果乳油1:1濃度,胸徑有幾厘米就注幾毫升藥劑。此法殺蟲效果好,安全,對天敵、環(huán)境副作用小,并可兼治其他刺吸類害蟲等。 999中國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4)生物防治。在防治第一、二代幼蟲以后,同時進行下一代卵期生物防治工作。楊樹舟蛾的卵寄生蜂主要是舟蛾赤眼蜂、松毛蟲赤眼蜂、黑卵蜂等。放峰量:蟲口密度較低的放45~75萬頭/hm2,蟲口密度較高的放75~150萬頭/hm2。 對楊樹舟蛾害蟲的防治,必須以蟲情監(jiān)測預測預報為基礎。重點人工殺滅越冬蛹,抓住第一、二代蟲源地的幼蟲防治,壓低蟲口,加上卵期人工釋放寄生蜂等措施綜合防治,把楊樹舟蛾控制在經(jīng)濟允許水平之下。 3刺蛾類 刺蛾又名洋辣子、刺毛蟲,楊樹上常見種類有黃刺蛾、褐刺蛾、扁刺蛾和褐邊綠刺蛾等。 刺蛾是一類經(jīng)常發(fā)生于林帶、行道樹、庭院樹木及果樹的重要害蟲,食性雜,能危害多種闊葉喬灌木。其小幼蟲常群集啃食樹葉下表皮及葉肉,僅存上表皮.形成圓形透明斑;3齡后分散危害,取食全葉,僅留葉脈與葉柄,嚴重影響林木生長,甚至致使樹木枯死。幼蟲身上的枝刺觸及人體.會引起紅腫和灼熱劇痛。 3.1形態(tài)識別 刺蛾成蟲體粗短,翅上鱗毛厚。幼蟲頭小,能縮回于前胸下,體短粗肥,胸足小,腹足退化,體上生有枝刺。 3.2生物習性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刺蛾在長江流域1年發(fā)生2~3代,均以老熟幼蟲在繭內(nèi)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成蟲羽化。成蟲羽化多在傍晚,白天靜伏于樹冠或雜草叢中,夜晚活動,有趨光性。初孵幼蟲多不取食或僅食卵殼,2齡幼蟲取食樹葉下表皮,4齡幼蟲取食全葉。幼蟲期1個月左右,老熟幼蟲從樹干爬行下樹或直接墜落地面,經(jīng)短距離爬行,入土lcm左右結(jié)繭。8月份第一代成蟲羽化,8月下旬至9月下旬第二代幼蟲取食危害,10月上旬第二代幼蟲老熟,落地入土結(jié)繭越冬,黃刺蛾等刺蛾在小枝或樹干上結(jié)繭越冬。 3.3防治措施 (1)消滅越冬蟲繭。刺蛾越冬期長達7個月,可據(jù)不同種類刺蛾的結(jié)繭地點,采用采摘、敲擊、挖掘蟲繭,并挖深坑埋殺,可有效減少蟲口密度。 (2)殺滅初齡幼蟲。刺蛾小幼蟲多群集危害,葉片上白膜狀危害特征明顯,可以摘除消滅。 (3)殺治老熟幼蟲。老熟幼蟲入土結(jié)繭需爬行,清晨在樹下檢查,見幼蟲就殺滅,可以減少下代蟲口密度。 (4)燈光誘殺成蟲。大多數(shù)刺蛾成蟲有趨光性,在成蟲羽化期設置黑光燈誘殺,效果明顯。 (5)藥劑防治。刺蛾幼蟲對藥劑抵抗力弱,可噴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亞胺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或用擬除蟲菊酯類農(nóng)藥3000~5000倍液噴殺。 苗木網(wǎng),m.cqhuayin.com |
上一篇:桔梗炭疽病防治方法 下一篇:桑葉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