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雙棘長蠹近幾年在陜西關中和陜南柿產區分布普遍,危害嚴重,為害株率在30% --45%, 枝條受害率一般在5%--15%,受害嚴重的達70%以上,1--2年生枝條大部分 受蟲蛀折斷,產量損失嚴重,F將該蟲形態特征、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1 形態特征 1)成蟲。體長4--7mm,圓筒形,黑褐色,體兩側平直,密被淡黃色短毛。觸角10節, 端部3節櫛片狀向內橫生。 前胸背板長寬相等,小盾片近方形,坡鞘刻點溝大而深,鞘 翅末端斜面上生有雙棘,棘端鈍。 2)卵。長橢圓形,長約0.4mm,黃白色。 3) 幼蟲。體彎曲,乳白色,口器紅褐色,胸足3對,體節側面和腹末著生黃褐色刷 狀長毛,老齡幼蟲體長4--6mm。 4)蛹。初乳白色半透明,后漸變為黑褐色,裸蛹,體長4--5mm。 2 生物學特征 柿雙棘長蠹1年發生1代,跨兩個年頭。以成蟲在枝干的蛀孔內過冬,翌年3月中下 旬恢復取食,補充營養。4月中旬爬出坑道交尾,再返回坑道內產卵,產卵100多粒。卵 期5--7d(天),4月中下旬始見幼蟲,幼蟲順枝條縱向蛀食木質部,糞便排于坑道內。隨 著齡期增長,逐漸向皮層蛀食,枝干表皮出現0.5--0.7mm孔洞。幼蟲老熟在坑道內化 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陸續化蛹,蛹期6--7d。5月底6月上旬成蟲羽化。新羽化成蟲繼續在坑道蛀食,群居坑道內反復蛀食,使受害枝干只留表皮,成蟲有自相殘殺習性。6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溫,白天常爬出坑道降溫,晚上再回坑道。10月中下旬成蟲轉移為害新枝,多選擇枝條直徑13--15mm,1--3年生枝,其中1--2年生枝占85 %。樹勢強枝條受害輕,樹勢弱枝條受害重。大年柿樹結果多,枝條生長發育弱,為害 重;小年柿樹結果少,枝條生長強受害輕。蛀孔直徑2--3mm,垂直深2.5--4.5mm,蛀 入皮層后環形蛀食, 越冬前坑道長3--40mm。1年生枝多在芽的上下方蛀入,2年生枝多 在果柄上下方或修剪傷口處蛀入。一頭成蟲可轉蛀2--3個枝條。受害枝條多被風吹折斷, 嚴重影響結果。該蟲還可為害國槐、蘋果、海棠等。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 防治技術 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防止大小年結果。結合整形修剪,剪除有蟲洞枝條,及時拾凈落地蟲枯枝集中燒毀,減少蟲源。 在成蟲4月出坑交尾期和夏季高溫白天出穴避暑時, 樹冠噴80%敵敵畏或50%辛硫 磷1500--2000倍液,防治效果在94%以上。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孫益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郵編:712100(陜西楊凌); 高秦,陜西省石油化工建設公司,郵編:710077(西安)。 苗木網,m.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