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粉蚧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2 |
月季在生產過程中需警惕粉蚧的危害。粉蚧的幼蟲和成蟲通過吮吸月季葉片及枝干的汁液,導致植株長勢衰弱,成品花產量和品質都會下降,嚴重時甚至整株枯死。與此同時,粉蚧還會在植株枝葉上排泄含糖類物質的蜜露,誘發霉腐病,影響月季光合作用,進一步影響產品品質和產量。 生物學特性 全世界已知粉蚧有1400余種,其中危害月季的主要是橘粉蚧和康氏粉蚧。 粉蚧為同翅目、粉蚧科小型吸汁昆蟲,全世界均有分布。雌蟲和幼蟲群集在葉背,雄蟲有兩翅,能飛。雌蟲卵圓形,行動遲緩,長約1厘米,體外有白色蠟粉,前胸背板和頭部無明顯分界,腹部體節明顯。雄蟲成體纖細,頭、胸和腹分明,觸角3至10節,單眼4至6個,無復眼,足細長。雄蟲幼蟲常在白色蠟質繭里發育。 粉蚧多以卵或未成熟的雌成蟲在枝葉縫隙處越冬,第二年3月中旬雌蟲開始活動,4月下旬至5月中旬產卵,5月中下旬幼蟲孵化,雌幼蟲經3次蛻皮變為成蟲。雄蟲在九十月間出現。粉蚧的寄主分布廣泛,柑橘類和薔薇科植物是橘粉蚧和康氏粉蚧的主要寄主。另外,葡萄君子蘭、麒麟掌、竹節萬年青、常春藤、茉莉、刺槐、樟樹、佛手、鶴望蘭、牡丹、鳳仙花、牽牛花等也是粉蚧的寄主,要防止交叉感染。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治方法 防治粉蚧的方法有多種,可結合進行。首先要做好預防工作,即在種苗調運時嚴格檢疫,避免粉蚧人為傳播擴散。種植時宜列植,密度合理,注意通風透光,以不利于粉蚧生長繁殖。 當發現少量粉蚧為害植株時,可人工用竹片或吹刷輕輕刮除或刷除。若危害嚴重,需及時治理。一是生物防治,即通過保護和引放粉蚧的天敵來實現對粉蚧的控制。粉蚧的主要天敵有瓢蟲和草蛉,如孟氏隱唇瓢蟲是目前粉蚧生物防治中重要的一種天敵。利用天敵防治粉蚧是比較徹底又省事的辦法。二是化學防治,施藥關鍵期是一齡幼蟲活動時。一般剛卵化后的幼蟲并不馬上分泌蠟粉,等天氣晴朗暖和時陸續以團體蠟殼爬出,過幾天體外才陸續上蠟。因此,在幼蟲分散轉移期、分泌蠟粉前施藥防治效果最佳。可選用2.5%的溴氫菊酯乳油、2.5%的氯氟氫菊酯乳油或40%的毒死蜱+20%的阿維菌素,每隔10天噴一次,連續兩三次。對已開始分泌蠟粉的康氏粉蚧可以在使用以上藥劑時加入一定量的有機硅來增強農藥的附著性,延長防治期,提高殺蟲效果。如用含油量0.3%至0.5%的柴油乳劑或黏土柴油乳劑混用,也有良好的殺蟲作用。 虞紹 譯自《國際花卉生產》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金盞菊缺硼癥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月季老化原因及其防治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