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膏藥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2 |
癥狀 柑橘膏藥病主要危害老樹枝干。被害枝干緊貼著圓形、半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白色或褐色絨狀菌絲膜,外觀如貼上膏藥狀,故名膏藥病。后期絨狀菌絲膜龜裂,易于剝離。嚴重時致使樹勢衰弱,甚至枝條枯死。 病原及發病特點 病原為擔子菌亞門真菌,包括白隔擔耳菌[Septobasidiumalbidum Pat.](引致灰色膏藥病)和卷擔菌[Helicobasidium sp.](引致褐色膏藥病)。兩菌均以菌膜在寄主枝干上存活越冬,翌年春夏間溫濕適宜時,產生擔孢子借氣流或蚧殼蟲活動而傳播,在寄主枝干表面萌發為菌絲,發展為菌膜。病菌既可從寄主表皮攝取養料,也可以介殼蟲排泄的“蜜露”為養料而繁殖。通常介殼蟲嚴重為害的果園發病往往較重。高溫多雨的季節有利發病。潮濕蔭蔽和管理粗放的老果園較多發病。 防治方法 (1)結合修剪清園,收集病蟲枝葉燒毀,改善園圃通透性。 (2)除蟲控病。介殼蟲種類多,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也多,應因地制宜地采取農業與人工、生物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相互協調的辦法控制其為害,減少發病。 苗木網,m.cqhuayin.com (3)藥劑涂治病部。于4~5月和9~10間雨前或雨后用10%波爾多漿,或70%托布津+75%百菌清(1∶1)50~100倍液,或試用50%施保功可濕粉50~l00倍液涂刷病部,或用l%波爾多液與食鹽(0.6%)混合劑,或石灰(4%)與食鹽(0.8%)過濾液噴施。廣東四會果農用新鮮牛尿涂刷病部也有較好效果。 |
上一篇:怎樣防治八仙花(繡球)白粉病 下一篇:加強獼猴桃冬季管理 奠定明年豐收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