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矢尖蚧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2 |
蘭花葉片上著生一些長形白色的小白點,同時還粘附一些棕褐色長形的蟲體,固定在葉片上會爬動, 這種危害蘭花葉片的害蟲為矢尖蚧。矢尖蚧是對蘭花危害最大的昆蟲,主要寄生于蘭花葉片上,背面較少些。矢尖蚧不僅吮吸蘭花液汁,而且容易招致病害,蟲體粘附在葉片上,嚴重影響光合作用。葉片受害處,輕則形成枯斑,重則整片死亡。 形態特征及生活習性 雌蚧殼箭頭形,長3.5~4毫米,棕褐色。蚧殼背面呈屋脊形,有明顯的縱脊,其兩側有許多向前斜生的橫紋,形似草帽狀。雄蚧殼較細小,長約1.2毫米,粉白色,背面有3條縱隆脊。每年發生2~3代,多與雌成蟲越冬。陰暗潮濕不通風的養蘭場所有助于矢尖蚧繁衍,各代若蟲發生期為5月中下旬、7月中旬及10月中旬。每年5月中旬以后開始繁殖,交尾后的雌成蟲產卵于介殼下母體的后方,卵經1~3天即孵化成若蟲。若蟲爬出介殼之后,活動能力很強,到處爬動,經過1~2天后固定下來,刺吸葉肉危害葉片, 防治方法: 用40%速撲殺1000—1500倍液;或10%吡蟲啉倍液,每隔7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噴藥時藥液要噴到蟲體上,以提高殺蟲效果。此外,藥液濃度不可過高,以免傷害蘭花葉片面造成藥害。 |
上一篇:大麗菊害蟲溝金針蟲和潛葉蠅的防治 下一篇:盆栽君子蘭常見病的防治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