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要高產 病蟲防治是關鍵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2 |
大棚種植草莓,改變或控制其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克服不利因素,使之正常開花結果,達到提前采收,反季節供應市場。大棚栽培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產量高、效益好的特點,每667平方米土地產1500千克,較露地高出1倍以上;產值比露地高出10倍多。 為了延長草莓供應期,實現周年供應的需求,目前常用四種栽培形式:①促成栽培(秋末冬初11月~12月成熟上市);②半促成栽培(于2月~3月間成熟上市);③超促成栽培;④抑制栽培。 雖然采用大棚生產優點很多,但也有不足之處,因棚內高溫多濕,易為病蟲害發生創造極有利的環境條件。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治早、治小、治了”,顯得尤為重要,成為實現大棚草莓高產穩產的關鍵環節。 葉斑病 又稱蛇眼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果梗、嫩莖和種子。在葉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點,擴大后形成近圓形或橢圓形病斑,邊緣紫紅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細輪,使整個病斑呈蛇眼狀,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對策:及時摘除病葉、老葉。發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噴一遍。或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每667平方米200克對水75千克進行噴霧。 白粉病 主要為害葉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葉柄。葉片上卷呈湯匙狀。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紅色,不能開花或開完全花,果實不膨大,呈瘦長形;幼果失去光澤、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為害會失去商品價值。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治對策:在發病中心株及其周圍,重點噴布波美0.3度石硫合劑。采收后全園割葉,噴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靈5000倍液等。 灰霉病 是開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實、葉上均可發病。在膨大時期的果實上,生成褐色斑點,并逐漸擴大,密生灰霉使果實軟化、腐敗,嚴重影響產量。 防治對策:于現蕾到開花期進行,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撲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噴霧。 根腐病 從下部葉開始,葉緣變成紅褐色,逐漸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間開始變成黑褐色而腐敗,根的中心柱呈紅色。 防治對策:草莓移栽前用40%蘆筍青粉劑600倍液,澆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殺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間菌源基數,減少傳染機會。 黃萎病 該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癥狀是幼葉畸形,葉變黃、葉表面粗糙無比。隨后葉緣變褐色向內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對策:嚴格引入無病植株種植;縮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陽能覆蓋薄膜灌水進行土壤消毒;已發病者必須拔除燒毀。 蚜 蟲 它對草莓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實生育受阻,同時也因蚜蟲排出甘露而讓葉、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蟲也是傳播病毒的媒介。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防治對策:及時摘除老葉,清理田間,消滅雜草。開花前噴布50%辟蚜霧2000倍液,共噴布1次~2次。 紅蜘蛛 草莓受害的以紅蜘蛛、黃蜘蛛為主。尤其紅蜘蛛為害更多,葉片初期受害時出現小灰白點,隨后逐步擴大,使全葉片布滿碎白色花紋、黃化卷曲,植株矮化萎縮,嚴重影響生長。 防治對策:花序初顯時,可噴0.3度石硫合劑,隔七天再噴一次。采果前用殘毒低的20%增效殺滅菊酯5000倍~8000倍液,噴二次,間隔五天。注意采果前二周禁用農藥。 |
上一篇:彩葉扶芳藤蚜蟲防治方法 下一篇:二喬玉蘭炭疽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