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竹筍泉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2 |
毛竹竹筍泉蠅又叫毛筍泉蠅,屬雙翅目花蠅科。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約6mm,暗灰黃色,額帶黑色,復眼紫褐色,單眼橙黃色,三角區為黑褐色。胸部背面有3條灰褐色縱帶,翅透明,翅脈淡黃色。體兩側縱帶呈斷續狀,并各著生有1列粗刺毛,每列5根。腹末端尖削,產卵管呈針狀,黑褐色。中、后足腿節及脛節均為橙黃色,基節及跗節灰褐色。 卵:長圓筒形,乳白色,長約1.5mm,排列成塊狀。 幼蟲:蛆型。體長約10mm,黃白色,頭部尖細,末端呈截形?谄鞒屎谏^狀,老熟幼蟲尾部變黑色。 蛹:圍蛹,深褐色或黑色,近紡錘形,長約7mm。 發生規律: 每年發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于次年出筍前15~20天羽化為成蟲飛出,當筍出土3~5cm時,成蟲即產卵于筍擇內壁,筍外不易發現,初孵幼蟲群集于卵殼周圍,取食筍肉表皮,筍在外觀上表現不出癥狀。二齡幼蟲潛入筍肉取食,經過3~4天危害,筍褪色發黃,筍肉開始腐爛。經過10天左右,筍變成鋸屑爛糊狀,筍籜干枯,均能使退筍。 竹筍泉蠅在竹林衛生狀況差的林分發生較重,溫度對竹筍泉蠅發育速度影響較大,濕度明顯影響卵的孵化和初孵幼蟲的存活,可采取如下防治方法:(1)營林措施:科學施肥,及時中耕松土,合理砍伐,保持適當密度,提高植株抗性;注意林區衛生,及早挖除蟲退筍,殺死幼蟲。 (2)生物防治:對用材竹林用25%二二三乳劑150~2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500~2000倍液噴射林地,出筍前噴1次,出筍后每10天噴1次,連噴2~3次,能起到殺蟲保筍的良好效果。(3)煙劑防治:密度較大的竹林,在成蟲出現期施放敵敵畏煙劑防治。(4)人工誘殺:用糖醋或魚腸、死蚯蚓、鮮竹筍等為餌料,加入敵百蟲等少量農藥,用捕蠅籠誘捕成蟲。在產卵前期和后期用魚腸等腥臭物質為最佳,產卵盛期以鮮竹筍為好。 |
上一篇:河北石家莊市投放2億頭周氏嚙小蜂防白蛾 下一篇:園林植物白粉病發生及其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