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蟻舟蛾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5 |
分布與危害:龍眼蟻舟蛾是一種食葉害蟲,一般不會造成植株死亡。可它一旦大發生,對植株生長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在海南一年發生6-7代,多發生于高溫、濕度較大的5-9月。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20~22毫米,翅展40~45毫米;觸角紅褐色,前翅灰褐色。卵長橢圓形,0.6毫米×0.9毫米。幼蟲頭暗褐色,胸足黑色,身體與腹足暗紅褐色。臀足特化為枝狀尾角,棲息時以腹足固定,首尾部翹起,形如舟狀。 發生規律:龍眼蟻舟蛾1年發生6~7代,無明顯越冬。成蟲產卵于樹冠下部枝葉上,成不規則念珠狀排列,初孵幼蟲有群集性,老熟幼蟲在枝條、樹叉處吐絲結繭化蛹,繭黃褐色。5~6月或9~10月幼蟲食害荔枝、龍眼、木麻黃等新梢嫩葉,嚴重時把葉片吃光。該蟲蟲口密度大時,易暴發成災。龍眼蟻舟蛾在海南年生6~7代,無越冬墊伏現象,1月有幼蟲活動,除1、6、7代歷期60~70天外,余各代50~55(天),幼蟲為害盛期5~9月。成蟲趨光性不強,卵多產在樹冠下部枝葉上,卵期5~10天,幼蟲7齡,初孵幼蟲群棲在樹冠下枝條上,3齡后常在樹冠下部為害枝條,幼蟲老熟后固著在枝條、樹叉等處結繭化蛹。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可結合果樹的修剪或疏花、疏果、疏梢工作進行滅蟲,以減少蟲源。 (2)藥劑防治:5~9月為幼蟲盛發期,可用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或15%8817乳油2000倍液噴灑。 |
上一篇:水仙黃條斑病的防治技術 下一篇:國內首次截獲五種林木害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