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黑斑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5 |
獼猴桃黑斑病(Yangtao leaf blotch)又稱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多發生在7~9月。 癥狀 獼猴桃嫩葉、老葉染病初在葉片正面出現褐色小圓點,大小約1mm,四周有綠色暈圈,后擴展至5~9(mm),輪紋不明顯,一片葉子上有數個或數十個病斑,融合成大病斑呈枯焦狀。病斑上有黑色小霉點,即病原菌的子座。嚴重時葉片變黃早落,影響產量。 病原 Pseudocercospora actinidiae Deighton 稱獼猴桃假尾孢,屬半知菌類真菌。子座生在葉面,近球形,淺褐色,直徑20~60(μm)。分生孢子梗緊密簇生在子座上,多分枝,長700μm,寬4~6.5(μm)。分生孢子圓柱形,淺青黃色,直或彎,具3~9個隔膜,大小20~102×5~8(μ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在葉片病部或病殘組織中越冬,翌年春天獼猴桃開花前后開始發病。進入雨季病情擴展較快,有些地區有些年份可造成較大損失。 防治方法 (1)冬季徹底清園,將修剪下的枝蔓和落葉打掃干凈,結合施肥埋于坑中。此項工作完成后,將果園表土翻埋10~15(cm),使土表病殘葉片和散落的病菌埋于土中,不能侵染。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2)清園結束后,用波美5~6度的石硫合劑噴霧植株,殺滅藤蔓上的病菌及螨類等細小害蟲。 |
上一篇:綠蘿細菌葉斑病防治 下一篇:闊葉十大功勞葉斑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