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病害之竹叢枝病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3 17:15 |
【別名】掃帚病,雀巢病。 【分布】我國分布較普遍。 【發生特點】 1.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水和竹葉汁液中未見萌發。 2.郁閉度大,通風透光不好的竹林,或者低陷處,溪溝邊,濕度大的竹林以及撫育管理不善的竹林,病害發生較為常見。 【癥狀】 病枝在健康新梢停止生長后繼續伸長,病枝細長,葉形變小,頂端易死亡,產生大量分枝,以后逐年產生大量分枝,節間縮短,枝條越來越細,葉片呈鱗片狀,細枝叢生呈鳥巢狀,病株先從少數竹枝發病,數年內逐步發展到全部竹枝。4~6月在病枝頂端的葉鞘內產生白色米粒狀物,是病菌子實體,9~10月也可產生少量白色米粒狀物;冬季叢枝易枯死,枝條上叢枝多時,引起枝條桔死,病重的植株生長衰弱,發筍少,逐漸枯死。病竹常見有很多小枝密生,小枝頂端長著1-2張變小的病葉,掛燈結彩,很像掃帚絲?刹扇〕志煤屯粨粝嘟Y合的辦法進行綜合防治。 【病原】 可能由真菌、類菌原體、類細菌混合侵染組成。真菌病原是子囊菌中的竹瘤座菌(Balansia take)、真菌子囊菌亞門、核菌綱、球殼菌目中叢枝疣座菌[Balan-sia take(Miyake)Hara]。病菌的子座內有多個不規則的腔室,腔室內產生許多分子孢子。分生孢子器著生在病枝頂端白色米粒狀假于座內,分生孢子絲狀,無色,3細胞,兩端細胞較粗,中間細胞較細長,向一側稍彎曲;子囊殼埋生于有性子座中,瓶狀,并露出乳頭孔口。子囊圓筒形,子囊孢子線形,無色,8個束生,有隔膜,會斷裂。 病菌憑孢子無性繁殖,經風雨傳播,或由帶病菌的母竹遠播。有性世代出現稍遲,子囊殼燒瓶形,子囊孢子形態與分生孢子相似。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發病規律】 病菌在病枝上越冬,從新梢的心葉侵入嫩芽,5月上、中旬至6月上、中旬為侵染盛期,分生孢子有效傳播距離短,在管理粗放、生長不良、植株過密竹林內病害容易發生。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新建竹園時防止帶入有病母株。病竹結合冬季清園,在4月前徹底清除病叢枝。按時砍去老竹,保持適當密度,除草施肥,保持竹園生長健壯。加強植株的水肥管理,每年進行2—3次葉面噴施2%磷酸二氫鉀溶液,提高抗病能力。 (2)藥劑防治:早春采用1—2波美度石硫合劑噴施保護植株,尤其是發病嚴重的植株應噴施2—3次。必要時,在5~6月噴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5-8月是竹叢枝病的發病旺季,應及時在竹枝上噴灑波爾多液,以預防病菌感染。波爾多液的配制辦法:用生石灰、硫酸銅各1000克,分別加水50公斤溶化,然后把兩種藥液同時倒入大缸或木桶中(切忌用鐵器和鋼器)邊倒邊攪,配成淺藍色、有附著力的波爾多液。要隨配隨噴,才能提高藥效。 (3)要做好竹林的撫育管理,及時松土、施肥和做好排灌工作,為竹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使竹子內部營養體生長旺盛,增強抗病能力。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4)及時更新。要按期砍伐老竹,清除病竹和蟲蛀竹。一般食用筍竹,例如早竹、雷竹、哺雞竹、高節竹、紅殼竹等等,五年以上的竹都可以及時更新。食用筍竹,以挖筍為目的,立竹量不宜過多,600-800株一畝即可,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使竹林結構年輕化和竹地有必需的透風透光度,以提高竹子的抗病能力。 (5)新造竹林,向外調入竹苗時,要嚴格把關,禁止帶有竹叢枝病病枝的竹苗做母竹。 (6)竹林中一旦發現個別叢枝病株,立即剪除病枝燒毀。 |
上一篇:四季秋海棠莖腐病防治技術 下一篇:百合的病害防治方法 |